唐代作家李峤有诗言:“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言辞间充满了对书法的热爱与夸赞。其实学习书法,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因为书法想要写好,对功底十分注重,没有从小练习的经历与付出的努力,很难写出令人赞不绝口的好字。

中华第一楷书

那你们知道我国当代最著名的书法家是谁吗?说起张瑞龄这个名字,不少人是陌生的,但是说起北京房山区霞云岭的纪念碑,很多人都很熟悉,这块碑的反面则是由张瑞龄先生书写,张瑞龄先生的书法被誉为“中国第一楷”,正是因为张瑞龄先生在书法上做出的巨大成就,相关部门才会研究决定让他来写纪念碑的背面文字。

张瑞龄先生之所以能在书法上有如此高的造诣,和他从小的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他生活在一个商人家庭中,虽说家中做着生意,但是张瑞龄的父亲十分尊崇孔孟之道,他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再加上张家古籍典藏丰富,张瑞龄便在如此环境中开始接受教育。

张瑞龄书法结缘

其实说起来张瑞龄与书法结缘,也是一段趣事。张瑞龄先生小时候有一个要好的玩伴,朋友的爷爷还曾经是清朝的一位秀才,有一次在张瑞龄来到朋友家做客的时候,正巧儿看见朋友的爷爷正在写小楷,张瑞龄被眼前娟秀的字体吸引过去,目不转睛的看了好久,哪怕是回到家也没能忘记。

从那个时候起,才6岁的张瑞龄就下定决心要开始钻研学习楷书,而且这一坚持就是七十多年。能在一件事情上坚持如此之久,可想而知,张瑞龄先生是有多么热爱楷书,正因为热爱,才会持之以恒

张瑞龄先生在15岁的时候,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唐山市税务局,当时人们写税票还是用楷书来写,所以,张瑞龄凭借着一手漂亮的楷书让一张张平凡的税票变成值得收藏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在工作中的不断联系才让他的书法技术更加娴熟。

书法拍卖593万

更有甚者,早在十多年前,张瑞龄先生书写的楷书《金刚经》,在上海拍卖会上,以596万的高价被卖出,这在当时乃至现在的书法界中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张瑞龄先生的书法作品可以被高价拍卖出呢?

张瑞龄先生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能够高价拍卖出,不但因为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还因为张瑞龄先生在书法界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从小学习书法写作,不但临摹古往今来各大优秀书法家的作品,而且通过自我研究,取其精华,终于创作了属于自己的一派书法艺术线条,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折钗股”,不但在国内很受欢迎,而且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张瑞龄先生的书法作品也被很多国外人士欣赏,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在受到张瑞龄先生的作品后,连连称赞:“书法在中国”!

小结

张瑞龄先生虽然在书法界享有如此多的荣誉,但是他从来不以书法家自居,而是时时刻刻把自己当作一个普普通通的书法爱好者,在默默地为书法界做贡献,也正是他有着这么多的经历与阅历,才使得他的作品时刻充满着质朴、厚实的感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