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思想國

9:10

在嗎在嗎,急事!

22:30

不好意思哈,剛睡醒,咋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早上發出去的消息,到了很晚纔得到回覆,期間,你無數次打開手機,看着空空如也的對話框陷入沉思:

“不回消息,他到底在幹嘛?”

01

進入大學之後,幾乎每個人都是整天手機不離身的,因此“秒回”成了一件看上去並不困難的事情,然而就是在這麼一個條件下,還是會有人“洗澡洗一天,喫飯喫一宿”,想聯繫上他簡直難如登天。

所以,對方在沒有回你消息的時候都在做什麼呢?

有可能是真的在忙。

當我們空下來給別人發消息,並且不知道對方正在做什麼的時候,大概率會默認他也是空閒的,因此就很容易認爲對方是因爲不想回消息而沒有回消息。

其實真的如此嗎?

並不是的。

02

上了大學才發現,其實真正的“大學生活”並不是高中幻想中的“大學生活”,並沒有爸爸媽媽口中說的那麼輕鬆,也不像高中老師說的那樣“到了大學就沒人管你了”,大學生活依然是繁忙而充實的。

對方沒有回你消息,也許是正在上課,將手機關機了;也許是正在洗澡,將手機放在宿舍了;也許是正在操場跑步,將手機放在揹包裏了;也許,他僅僅只是忙碌了一天後倒頭就睡着了。

不回消息,也許真的不是不想回,而是真的剛好在忙。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的節奏都不一樣,因此,今天別人會因爲忙碌而忽略了你的消息,明天你也會因爲在忙而錯過別人的消息,所有“不小心的忽略”都是可以被寬容的,畢竟也不是誰都會整天抱着手機只爲了秒回消息。

多給別人一點耐心,說不定下一秒那個“失蹤人口”就驚喜迴歸了呢。

03

那有沒有可能是不願意回呢?

有的。

當你發消息是爲了提出一個請求,且遲遲得不到對方的回覆的時候,他是真的沒有看見嗎?

有可能只是不願意答應你的請求。

因爲在成年人的世界裏,有一種無聲的拒絕叫“拖延”,就像“猶豫不決”、“時間延後”,甚至是“不回消息”,這些表現其實就是在變相地拒絕。

還記得小的時候,總能夠肆無忌憚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大聲地說出“我不願意”,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逐漸長大了,接觸到的事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明白“拒絕可以,但做事要留一線”的道理。

因而無聲的婉拒就成了面對“不情願”的首選。

04

前段時間某軟件的砍價活動猶如十級颱風過境,所到之處片甲不留,幾乎人人都在玩,有些人甚至一天要收到十幾條消息,內容全是:

“在嗎?砍一刀?”

這個時候,你其實很不願意,可是直接拒絕又會顯得你不講義氣,那能怎麼辦呢。

於是,索性就不回了,等到時候兩個人都忘記了,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小的時候,我們遇到的選擇還不算多,身邊的人也不過是父母老師同學,然而長大後,從象牙塔裏走出來之後,要面對的卻是來自五湖四海各不相同的人,以及和他們一同而來的更復雜的選擇。

這時的你,早已不是當初的孩童,做事也學會了瞻前顧後,考慮一次的拒絕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後果。

因此,更多的時候,比起直白乾脆的拒絕,你也會選擇用“拖延”和“晚回消息”來表達自己的不願意。

那麼,當你的請求遲遲未能得到回覆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地去糾纏或者質問,畢竟一直去敲打一扇不願意爲你打開的門,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事情。

既然他選擇用不回消息的方式來表達拒絕,你也應該用不再發送的方式來回應他的拒絕。

05

讀到這裏的你,不妨打開你的社交軟件,看看有沒有忘記回的消息,或者有沒有別人還沒有回覆你的消息。

在這個網絡發達,通訊快捷的環境裏,消息回覆只不過是手指敲幾下屏幕就能完成的事情,然而加上了社會關係的影響,就變得既簡單又困難了。

所以,面對別人的不回消息,不妨設身處地地想一下,他是真的在忙,還是你的請求讓別人感到困擾了。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能不再因爲別人不回覆你消息而百般焦急。

畢竟,與其去向別人詢問通往羅馬的路,不如調整好心態,如此,哪裏都是羅馬。

-End- 作者 | 謝欣宇編輯 | 朱雅玲審發 | 王龍龍本文系青小小微信原創轉載請留言並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