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國家對樓市的調控越來越嚴格了,因爲房價漲得太快,很多人的收入已經承擔不起這樣的價格。所以,這幾年國家的管控力度更加嚴格。尤其是一些樓盤比較熱門的城市,但凡出現開盤被“哄搶”的現象,當地的樓市調控也會緊隨其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人猜想房價可能會開始下降。有人預測,明年起“炒房客”“開發商”將全面消失,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跟此前樓市傳遞出來的4個信號息息相關,內行提醒,這兩類人應早做準備。

信號一:樓市調控升級,且將一直持續下去。從2016年開始,我國的樓市調控已經持續了4年的時間。一開始,很多人以爲樓市的調控或將在不久之後就會停下來,但是並沒有。不僅如此,國家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甚至明確表示,將不再以房地產業作爲短期刺激經濟增長的手段。

基於這樣的前提,今年但凡出現樓盤過熱的情況,當地都會出臺相應的政策以應對。過去的3個月時間,全國的已經有30多個熱點城市升級了當地的調控政策,包括深圳、東莞、成都等各大熱門城市。並且,這樣的調控力度會一直持續下去。

信號二:房產持有成本提高,二手房市場崛起。二手房市場崛起,說明很多持有多套房的人開始出手持有的房產,當然其中不乏“小屋”換“大屋”的情況,但更多的還是擁有多套房的人開始出手房產。目前的二手房市場正處於“供大於求”的情況,房產變現的難度很高。

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23個城市的房價已經跌到去年的水平。當房價開始貶值,加上持有房產的成本在提升,炒房客如果還要繼續持有房產,最終只能虧損,所以二手房的市場熱度比往年要高很多。

信號三:房地產市場的金融環境變差。今年,國家針對房地產開發商提出了資管新規“三道紅線”,主要是針對房企負債做出一個硬性要求。因爲很多房企盲目發展,其實手中資金根本就不夠,這就導致很多情況下其實是憑藉借款拿地開發,這不利於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所以,國家設立“三道紅線”,既是對房企實力進行篩選,同時也是爲了保護購房者的權益。畢竟開發商因爲資金不夠,拿着客戶“首付款”跑路的情況並不少。

信號四:今年國內有380家房企倒閉。今年的房企倒閉,其實和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三道紅線”的關係比較大。因爲三道紅線的設立,導致很多房企開始想辦法融資、售房,以使自己能夠達到“三道紅線”的要求。

但當前的經濟形勢比較差,所以很多房企無法融資。又因爲名氣沒有頭部房企大,導致房子也賣不出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資金只能選擇申請破產。

基於這樣幾個原因,很多人覺得明年起,炒房客、開發商的日子將會非常難過,甚至有可能全面消失。當然,目前說這些還爲時尚早。對於這個說法,內行人認爲,這兩類人是最應該早做準備的。

首先是在三四線城市有多套房的人。因爲三四線城市與一二線城市相比,吸引力差很多。雖然建築方面好像沒什麼大的差距,但是城市活力以及發展前途完全不能比。所以,前些年因爲一二線城市房價增長,三四線城市房價跟風漲了上去,但是在三四線城市買房的卻不是很多,導致其空置率很高。所以,三四線城市的高房價應該不會持續很久,建議儘早出手。

其次是最近幾年開始囤房的炒房客。2016年是房價增長的最後巔峯期,從這個時期纔開始囤房的人,通常入手價格也非常高。隨着國家調控加嚴,後續想要從中獲得鉅額收益的可能性並不高。爲了及時止損,還是儘快將房子出手比較好。

你覺得明年房價會降嗎?炒房客會不會“全面消失”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