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市井財經專欄作家 葉克飛

近四十年來,中國城鄉家庭在洗衣服這事兒上普遍經歷了三次轉變。記得上世紀80年代,大多數家庭用的還都是洗衣皁,後來慢慢過渡到洗衣粉,近十年又轉向洗衣液。

很多人覺得洗衣粉已經成爲歷史,其實還真不是這回事兒,作爲現代社會的第二代衣物清潔用品,它至今仍與洗衣液共存,也仍然是許多家庭的首選。

洗衣粉的發明

中國人普遍用上洗衣粉的時間比較晚,所以很多人就有洗衣粉應用時間不長的錯覺,其實洗衣粉發明很早,只是因爲中國經濟發展較晚,所以才錯過了洗衣粉的輝煌期。而中國人在近十年才廣泛接受的洗衣液,其實早在1958年就已在美國發明,上世紀80年代已經在歐美廣泛使用。

所謂洗衣粉,就是一種鹼性的粉狀合成洗滌劑。它的主要成分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烷基苯磺酸鈉,少量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再加一些助劑,經混合、噴粉等工藝製成。

人類自從穿上衣服,就有了洗衣需求,洗衣服也成爲人類最主要的家務勞動之一。幾千年下來,人類的洗衣方式經歷了巨大改變,尤其是洗衣機的發明,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

在清潔材料方面,最原始的是草木灰。早期人類在祭祀和燒烤中,偶然發現沾上草木灰的器具更容易清洗,於是將之作爲清潔材料。

據載,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將山羊脂和草木灰混在一起造出了肥皂。很顯然,腓尼基人發現了表面活性劑的作用,它能讓水更好地滲入織物,分解污垢並使之漂浮到表面,然後被洗刷掉。

古代中國人也發現了草木灰的作用,《禮記·內則篇》就有“冠帶垢,和灰清漱”,指系帽子的帶子髒了,和着草木灰就可以洗。《考工記》也記載,古人爲了使絲帛柔軟潔白,會用草木灰水將絲帛沾溼,再放入貝殼燒成的灰,加水浸泡。這樣做的科學原理其實是草木灰水和貝殼灰可以發生反應,產生強鹼性的氫氧化鉀。

按照現代科學的說法,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強鹼弱酸鹽,其水溶液由於碳酸根離子的水解而顯鹼性。而一般衣物上都以油污爲主,在鹼性條件下,水解程度加劇,生成易溶於水的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也就容易洗掉了。

除了草木灰之外,古人還會用動物油、植物油、皁角和鹼鹽等清洗衣物。早在漢代,中國人就已經開始用天然石鹼洗衣。後來,人們開始在石鹼中加入澱粉和香料,製成塊狀。到了明末,北京已經有了專門出售人造香鹼的鋪子。

常用的洗滌用品還有皁角,南宋時則有用皁角粉做成的團狀物,《武林舊事》中稱其爲“肥皂團”。這種團狀物放入水中能發泡去污。也正因此,後來現代皁從西方傳入後,人們因其與古時的“肥皂團”功能相似,便將之稱爲“肥皂”。

上世紀40年代,隨着化學工業發展,人們利用石油中提煉出的化學物質——四聚丙烯苯磺酸鈉,製造出了比肥皂性能更好的洗滌劑。此後,人們又將具有軟化硬水、提高洗滌劑去污效果的磷酸鹽配入到洗滌劑中,進一步提高了去污能力。爲了運輸、存儲和使用的方便,這種洗滌劑又被加工爲洗衣粉。

洗衣粉沒有被淘汰,市場依然廣闊

因爲這幾年洗衣液的崛起,很多人有了洗衣粉已被淘汰的錯覺。但要知道,就像“6億人收入在千元以下”一樣,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存在着差異極大的消費市場。洗衣粉也一樣,也許它確實淡出了許多城市家庭,但在目前中國,仍有極大的消費市場。而在全世界,洗衣粉的受衆也依然廣泛。

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國衣用洗滌用品市場,洗衣液的市場佔有份額在25%左右,而在美國,洗衣液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80%。這個對比一方面說明中國的洗衣液產品市場空間巨大,另一方面恰恰說明洗衣粉仍然佔據很大市場。

數據顯示,近年來雖然在洗衣液等替代產品的衝擊下,全球洗衣粉市場增速逐漸放緩,但規模依然在擴大。

2016年,全球洗衣粉市場規模爲293億美元,2017年爲297億美元,同比增長1.37%。目前,全球洗衣粉市場規模已經超過300億美元,預計2024年會達到343億美元。

不過,作爲新興市場,中國的洗衣粉市場規模倒是呈現了先暴漲再下降的趨勢。暴漲是因爲民衆生活的迅速改善,下降則是因爲新興市場的人們更喜歡“嘗新鮮”,用戶粘性也更低。早在2017年,中國洗衣粉市場雖然達到279億元人民幣,但同比2016年已經下降2.12%。此後幾年,又一直呈現下降態勢。尤其是2018年,產量同比下降接近20%。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洗衣粉進口的規模倒是一直在增加,說明用戶隨着生活改善,更喜歡高端產品。至於出口也一直以每年8%左右的規模增長,遠超國內增速。目前,中國洗衣粉產量的近15%都用於出口。2019年1-9月,中國洗衣粉出口量達44.54萬噸,比2018年同期增長7.8%,1-9月洗衣粉出口金額約2.9億美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9.5%。

從全球情況來看,濃縮洗衣粉、無磷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和含氧洗衣粉這幾個大類中,無磷洗衣粉增長幅度最快,顯然是因應了環保和無毒元素。

洗衣粉品牌,你家孩子可能比你記得還清楚

爲什麼說到洗衣粉品牌,總有人說你家孩子可能比你記得還清楚?是因爲電視廣告實在太洗腦了。

洗衣粉作爲日化消費品,產地主要集中於輕工業大省,比如廣東。2018年,廣東洗衣粉產量佔據全國的27.7%,排名第二的四川佔比16.6%,安徽和浙江分別佔據13.5%和11.6%。

在品牌方面,經過多年電視廣告洗腦,衆多品牌已經令人耳熟能詳。2019年,洗衣粉行業品牌力指數的前十位是汰漬、奧妙、立白、雕牌、碧浪、白貓、超能、奇強、花王潔霸和安利優生活。相比前幾年,這個排位差異不大,汰漬和奧妙一直位居前二,立白和雕牌位置時有互換,五到八位之間在不同年份也略有調整。

當然,品牌力排名只是一家之言,也不是單純的產量和銷量排名。綜合來說,前幾位的差別很小,都擁有廣泛的用戶羣。

汰漬是寶潔旗下品牌,誕生於1946年,1995年進入中國。奧妙則是聯合利華旗下品牌,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此外,碧浪來自德國,始創於1967年,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加酶洗衣粉,1993年進入中國,目前也屬於寶潔旗下。花王潔霸則來自日本。

面對外來品牌,國產洗衣粉品牌的競爭力也非常強。始創於1994年的廣州立白、始創於1959年的廣州浪奇,來自浙江的雕牌和超能,來自山西的奇強,還有老字號上海白貓——現在叫上海和黃白貓,都有穩定市場表現。其中立白的市場份額不但是國內品牌中最高的,也超過了外來品牌。早在2017年,立白的銷售額就突破200億元。

比較可惜的是白貓。其實白貓作爲七十多年老字號,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80年代和90年代,水龍頭旁邊就有臥坐的白貓標誌,堪稱衆多家庭的標配。這個品牌有着輝煌的歷史,誕生了中國第一包工農牌洗衣粉,第一瓶液體洗滌劑,第一支牙膏,開創了中國洗滌劑工業的先河。2003年,白貓集團銷售額收入達18.2億元,出口創匯1749萬美元。

不過在立白和雕牌等品牌崛起後,白貓的市場空間一再被擠壓。2004年,白貓淨利潤同比下降超過80%。

2006年,白貓將80%股權出售給香港和黃,告別國資背景。但這次股權轉讓不但沒有讓白貓迎來改觀,反而境遇更糟,持續虧損甚至資不抵債。傳統老字號在新世紀的舉步維艱,幾乎每個行業都能碰上,白貓也未能免俗。

國產洗衣粉的強勢,背後是這個領域的“樸實”

在日化行業,洗衣粉乃至整個洗滌用品領域,是國內企業唯一可以與外資品牌相抗衡的品類。

這個市場的成功,離不開國產品牌的策略優勢,比如早期立白和雕牌在農村市場的強力滲透。另一方面,也跟這個領域的樸素要求有關。

其實人類在日用品領域的需求,自古以來就比較簡單,“有效”是第一要義。不過在消費時代到來後,隨着人們生活改善,對產品的品質、外觀、舒適性乃至環保無毒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這當然是好事,不過隨着要求的提高,人們或許給消費品增加了太多附加值,甚至忘記了“有效”這個最初的需求。

這一點,在化妝品、奢侈品領域最爲常見。比如女性對化妝品的期待,早已超越了化妝品本身的功效。有人曾經說過,諸如美白、去斑、嫩膚、抗皺、去黑頭、去黑眼圈乃至痩臉等各種化妝品需求,其實本質上多半都是女性不切實際的渴望。而化妝品生產商正是抓住了這些渴望甚至幻想,對旗下產品進行各種華而不實的細分,實際上作用相當有限。

洗衣粉卻是個例外,大多數用戶對它沒有過多的產品需求和功能渴望,不會有“衣服洗完就變成名牌”的幻想,唯一要求就是能把衣服洗乾淨,價格要便宜。洗衣粉除了正常換代之外,也很難在成分和功能上形成真正的差異化。簡單點說,你把市面上主流品牌的洗衣粉端出來,讓用戶講講不同牌子的具體差異,很少有人能講出個一二三,即使有人真的有所體會,經驗也不具備普遍性,差異也很微小。

也正因此,無論立白雕牌還是奇強浪奇,它們的電視廣告都主打“洗得更乾淨”和價格優勢(一般用“用量少”來體現)。這個策略看起來簡單又老土,但在洗衣粉這個市場領域卻十分有效。

畢竟,不是每樣消費品,都需要那麼多“附加值”。

本文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市井財經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