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深受家長的喜歡,但家長真的喜歡這樣的孩子嗎?因爲孩子懂事,所以父母就會減少很多麻煩,生活也會輕鬆很多,其實家長有時候也是爲了方便自己而已。

但對於孩子來說過於懂事並不是什麼好事情,當家長帶孩子出去買東西的時候,孩子爲了懂事,不敢亂花父母的錢,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會選擇放棄。

從小到大,這樣懂事聽話的孩子,一直在爲了父母放棄自己的一切,他們的內心究竟受到了多大傷害,家長其實是不知道的,反而還在沾沾自喜。

01“我不需要了”,6歲孩子的聽話懂事讓人心疼

孩子在一出生就聽話,其實基本是不可能的,聽話的孩子其實都是父母教育出來的,有的家長過於放縱自己的孩子,但有些家長對孩子卻過於苛刻。

月月是一個六歲的女孩,家裏的條件比較一般,在月月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總是跟她說:“家裏條件一般,在外面一定要聽話,我們家跟其他家庭比不了,父母爲了你付出太多,你千萬別學壞。”

年僅三歲的月月其實什麼都不懂,但媽媽總是跟自己這麼說,月月一開始看到別的小朋友有新衣服,新玩具的時候,還會跟媽媽要,但現在基本都不會跟媽媽提這些要求了。

媽媽卻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這樣,在外面彆彆扭扭,而且還不喜歡說話,有一次媽媽帶着月月出門,月月看到了一個洋娃娃非常漂亮,於是一直盯着那個娃娃。

媽媽卻說:“你喜歡娃娃?”月月看了看之後說道:“媽媽我不需要了。”於是媽媽欣慰笑了笑,對月月說道:“真乖。”

02聽話懂事的孩子背後卻隱藏着無盡的心酸

年僅六歲的孩子現在就已經開始變得無慾無求,甚至有時候在背後默默流淚,很多家裏面其實都不富裕,但也會盡量去滿足孩子,但如果什麼都不滿足孩子,也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別讓家長的“心窮”毀掉了你的孩子,每個人都是有慾望的,這種慾望並沒有錯,它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努力,但家長如果將孩子的慾望都弄沒了,孩子是不會真正感受到快樂的。

03家長過於讓孩子勤儉節約很容易帶來隱患

*孩子會變得自卑

勤儉節約原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現在家裏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適當消費不僅會讓自己感受到快樂,而且也有助於社會的發展。

家長一直教育孩子勤儉節約,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當孩子看到別的孩子什麼都有,而自己沒有的時候,這種自卑是非常真實的,不是家長兩句話就可以解決的。

*孩子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

孩子變成這樣,更多是爲了討好自己的父母,想讓家長多誇自己,讓他們開心,但孩子自己卻喪失了最基本的慾望,這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

他們在長大之後,也會先去滿足別人,不會認真對待自己,這種自我傷害其實更加致命。

*不敢在外面花錢,對金錢觀產生偏差

雖然大家不應該浪費,花錢也不要大手大腳,但這樣的孩子根本就不敢在外面花錢,當他們看到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也不敢買。

而孩子對金錢觀也會產生誤解,甚至會影響到以後的生活。

【貼心寄語】

希望家長們都可以對孩子大方一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同時也不要過於溺愛孩子,要讓孩子自己去努力。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看待那些過於聽話懂事孩子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