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智商的人,人們的評價往往褒貶不一。高智商如果作用在好的地方,它會帶來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但如果高智商作用在壞的地方,則又會帶來難以想象的傷害,並且讓人防不勝防。就比如這個美國大學航空炸彈客事件,一個智商高達167的哈佛神童,卻讓美國沉溺在20年的炸彈陰影之下。

美國曆史上發生過一場震驚全球的炸彈事件

從1978年到1995年之間,一場隨機時間、隨機地點,主要針對大學教授和航空公司的包裹炸彈案件。造成了3人死亡,29人炸傷炸殘的悲劇,美國聯邦調查局爲此組織各種精英,組建一個150人的偵破團隊,並耗資500萬美元對此進行調查,不過17年時間偵破團隊始終一無所獲。這讓FBI成爲當時美國羣衆口中的笑話,不過但嫌疑人落網後,再也沒有人將此當作笑話了。

首先先來回顧這場案件吧

1978年5月25日,美國芝加哥的伊利諾伊大學的巴克利·克里斯特教授,收到了一個因爲寄件位置錯誤而被退回的包裹,巴克利教授對此感到疑惑,所以他喊來了校警進行了解情況,但當校警把包裹拆開的第一時間,瞬間一聲爆炸聲響起。好在的是,因爲這個炸彈的威力很小,校警最終僅僅被輕微劃傷。

隔年的5月9日,同校的研究生約翰·哈里斯也受到了一個包裹並爆炸,再度造成輕微割傷,這兩個事件都因爲炸彈威力過小。即便他們後來報警,也沒有引起警察的重視。

等到警察關注的時候得來到同年11月15日,在芝加哥飛往華盛頓的一架飛機上,當時飛機的行李艙位置爆發濃煙,機組人員立馬決定緊急迫降,迫降後經過排查機組人員發現了一枚未爆炸的炸彈。最終選擇報警。事件的性質惡劣,除了警察,FBI都連夜成立的調查小組,但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這些炸彈都是用易拉罐、木頭、樹枝等各地的這類生活垃圾來製造炸彈,並留下了大量無關人員的指紋。這些複雜的信息讓FBI不斷進行排查,但始終都沒有得到任何有效信息,案件調查始終陷入僵局。

這段期間,爆炸案卻依舊在發生

1980年的6月10日,聯合航空總裁鉑西·伍德在家再被炸傷。

1985年12月,加州的一個電腦老闆被炸死。

此後的時間 炸彈每時隔一年兩年就會爆炸,但FBI依舊抓捕不到罪犯,案件始終停滯不前,這讓成立專門小組的FBI感到臉面無光,他們受到了民衆的大量嘲諷,不過FBI也並非什麼都沒發現,他們發現了一個目擊者,並根據描繪畫出了炸彈客的素描畫,向全國發起通緝。但因爲帽兜墨鏡的遮掩,抽象的素描畫沒有帶來什麼實質的幫助。

等到事情發生轉機地來到1995年,當年4月24日,加州林業協會的總裁再度被炸死,而這一次和炸彈一同寄出去的還有三封信,一封給了耶魯大學的大衛·加勒特教授,他在上一個炸彈中炸沒了手指,炸彈客嘲諷他笨到會打開陌生的郵件。一封寄給了諾貝爾獎得主理查羅伯特,他們被警告應該停止基因研究,還有一份被寄給了紐約時報。信中表示,如果報紙肯發表他長達35000字的宣言,他就停止恐怖活動,就此事件迎來了轉機。

受此威脅,FBI和報社同意了刊登宣言,最終這個名爲 工業社會及其未來的宣言,以手冊的形式將原文字跡發佈給民衆。宣言的核心其實就是講述炸彈客的觀點,他認爲工業時代最終只會造成兩個結果:

一個會導致高智能機器控制人類

一個會導致機器終端被少數精英控制

人們在他們會受到他們統治,所以他呼籲人們停止發展工業,這個宣言在當時的美國引起波瀾。儘管多數人都不以爲然,但仍有一部分人認可這樣的說法,並將他視爲精神領袖。不過因爲這個宣言 ,這個精神領袖也迎來了審判,一個名爲大衛·卡辛斯基的人在看到親筆文章後發覺這個文章的理念和筆跡和自家老哥一致。在經過思想層面的鬥爭後,他最終選擇大義滅親,向警方舉報並獲得100萬美元的獎勵。也因此炸彈客的廬山真面目被公諸於世,他就是泰德·卡辛斯基,一個哈佛大學智商高達167的天驕之子。

泰德·卡辛斯基是一個傳奇的人物

他16歲就讀哈佛 ,25歲獲得密歇根大學的數學博士學位,同時還是伯克利大學的數學系助理教授。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年,他曾發表過一篇名爲邊界函數的論文,全美資格最老的數學專家看後都表示晦澀難懂,太有深度。

根據聯邦調查的分析,泰德的論文整個美國能夠看懂的只有十多人,但就是這個天才少年在他20歲那年走上了歧途。那時的他在哈佛讀大四或許是受過CIA一場祕密實驗的影響,他對工業社會產生了牴觸心理,他認爲人類對於機器的依賴會使得人類失去自治的能力,最終剝奪人類的自由。

但泰德無法改變這個情況,現實和理念的碰撞,讓他選擇隱居,他在蒙大拿州買下一塊地自己建設房子,過着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的生活。

但在41歲的時候,幾個遊客來到這裏並打破了他的寧靜後,他就決心要復仇,向整個工業社會復仇,最終引起了這個長達18年的炸彈復仇記。

而泰德被捕後,儘管通過自首獲取了免除死刑的機會,但泰德如今卻被關押在美國安保等級最高的監獄中。不出意外的話他將在這裏孤獨終老,不過對於他未嘗不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