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更及時的閱讀到我分享給大家的有關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

冬小麥要想獲得理想的產量,適時的澆“春一水”是必不可少的管理環節,如何掌握到適時,對春小麥的正常生長有很大的影響,春小麥如何搭好夏糧豐產的架子,促進春小麥苗情由弱轉變升級爲健壯生長,強化落實冬小麥管理措施,是爲夏糧豐收,穩定生產等具有深遠意義。小麥田配套澆水設施齊全的,利用有灌溉設施的有利方面,對於田間乾旱引起的小麥苗生長緩慢,應將澆返青水的時間適當提前,由於田間的溼度不同,小麥在澆春後第一水的時候,應考慮以下因素的影響,來判斷是否適宜當下進行澆水:

1,需要鎮壓的小麥苗要晚澆水。水分與溫度都是影響冬小麥返青的主要條件,冬小麥的苗期出現旺長,會對冬小麥的以後產量形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出現倒伏,因此,在冬小麥年前出現旺長的時候,我們首先採用的就是進行鎮壓,控上促下,讓冬小麥多分生有效櫱,如果開春“第一水”,過早的澆灌,容易引起這樣的小麥苗重新出現旺長,生長速度過快,小麥基部莖杆過長而弱,最容易倒伏。

2,開春“第一水”對弱苗來說,適當的早澆,更有利於小麥由弱轉壯,冬小麥的弱苗主要體現在,播期過晚,搶墒播種,耕地的質量差,錯過冬季灌溉冬水的時間,沒有灌溉,造成多種因素造成的小麥田間水分嚴重不足,由於墒情差,小麥苗生長的羣體過小,分糵少,冬小麥個體發育瘦弱,造成羣體小,年後“第一水”應選擇在晴天,日平均氣溫達到3度以上,連續一週都是晴天,就可對小麥進行澆水,在澆水之前大約一週,每畝地開溝施用尿素10公斤左右,然後進行澆水,這樣可促使小麥苗由弱逐漸的轉壯,爲小麥以後的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3,控制澆水量,開春之後氣溫雖然上升的較快,但時不時的就有冷空氣到訪,“倒春寒”就是其中的一種,溫度高低起伏變化太大,對冬小麥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如若是開春“第一水”,澆水量過大,大水漫灌容易將地溫降低,遇到冷空氣突然來臨就不好了,爲了減輕或避免這種不利的因素,對於確實需要早澆水的小麥,也應以澆小水最好,既緩解了旱情,又防備氣溫突然降低,對小麥造成凍害。爲了小麥開春後第一水向後延遲澆水,應從入冬前澆越冬水開始,越冬水之後,對小麥壟進行中耕,中耕可以保墒,可以增溫,再加上冬季水分蒸發慢,一直到開春,小麥田的土壤,都有一定的溼度,並不顯旱,就可向後推遲澆越冬水的時間。控制開春“第一水”推遲到小麥拔節期進行灌溉,小麥的增產較爲顯著。

4,劃鋤保墒,晚播小麥一般情況下,小麥需要澆水,但是,冬前晚播的小麥,壯苗每畝地總莖數在80萬左右,可將小麥返青水,適當向後推遲,減少春後分櫱,若是分櫱數過多,容易造成冬小麥秸稈柔弱,抗倒伏的能力降低,不但不澆水,還要進行中耕,來增加土壤地溫以及保墒。

5,看地溫澆水,地溫低不利於小麥返青生長,開春之後,地溫有所上升,雖然冬小麥耐寒的能力比較強,但仍然需要一定的生長溫度,春季容易有“倒春寒”的影響,倒春寒的局部低溫,容易讓小麥苗受凍害,原因就是,春季升溫後“倒春寒”造成突然的降溫,劇烈的大溫差,使冬小麥無法做出快速反應,因此,爲了讓冬小麥能適應倒春寒,一般在黃淮地區3月中旬前後,最好對小麥進行澆春水,在小麥起身期選擇晴天進行澆水,假如真的遇到倒春寒,水的作用也會降低,小麥受凍的影響,有經驗發現,在小麥的抽穗期,當倒春寒到來,持續4個小時以上的0度出現,小麥的幼穗受到凍害明顯,以後小麥出現空心穗,殘缺穗的數量相對較多。

6,澆水結合施用磷鉀肥,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提高小麥的抗凍害能力,抗逆有明顯的作用。常用的有磷酸二氫鉀,天達2116,蕓薹素內酯等混合葉面噴灑。在澆水前,一週左右,一般都要進行追肥,追肥的時候裏面混入氯化鉀或者硫酸鉀,每畝地10公斤左右,可提高小麥的抗逆能力。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歡迎關注,喜歡的朋友,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