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雙十一購物節,在各大平臺和商家如火如荼之際,網易嚴選突然用一個聲明把自己變成了一道清流。

我們要退出這個鼓吹過度消費、爲銷售數字狂歡的雙十一。

網易嚴選表示,它們沒有養貓蓋樓、組隊PK……今年雙十一不發戰報,不爲銷售額開慶功宴,不做複雜優惠玩法,但爲消費者搞定了“全年最大力度補貼”。

網易嚴選還奉勸消費者:走好自己的路,不要被複雜玩法套路

聲明出來後,有人譏笑網易嚴選是有“自知之明”,反正它發戰報也不能跟別家比,還有人說它是以退爲進,利用反向操作製造營銷噱頭,拉昇自己的關注度和銷量。

商場如戰場嘛,一切皆有可能。

從營銷方面來說,網易嚴選既比不上“讓人魔性”的拼多多,也好像沒有天貓淘寶的敏捷反應,甚至是比不上勢大招沉的京東。

而從體量和銷售規模上,網易嚴選也劣勢明顯。頭部的兩家去年成交量都是兩千多億,蘇寧、拼多多等也是增長勢頭驚人。

唯有網易嚴選,好像是被歸到了第二梯隊裏了(或者是第三梯隊?)。

實際上,網易嚴選一直在根據自己與市場的關係去調整自己的打法,畢竟,所有的生意天然會追求增長。

電商江湖的法則是優勝劣汰,強者爲尊,市場競爭到最後,一定會是馬太效應,越來越多的流量、用戶和資源都聚集在頭部玩家那裏,而非頭部的玩家處境就越來越尷尬、緊迫。

商業競爭嘛,用數據和結果說話,在數據和結果面前,其他一切都是空談。

網易嚴選是平臺,但它更像是一個品牌,它針對的消費者是追求品質的新中產消費羣體,所以網易嚴選採用的是ODM模式(原始設計製造商),說白了就是實惠的價格、品牌的品質,是品質優先,儘量不爲品牌溢價付費。

這就侷限了網易嚴選的平臺格局,它很難做到天貓、京東第三,因爲它的品類、產品SKU等做不到天貓和京東那種無所不包。而且它也不像拼多多那麼落地,在“下沉市場”不接地氣。

無論從規模還是拼流量看價格,網易嚴選都不佔優勢,更深層來說,在技術算法和資源利用的效率上,網易嚴選都是急需追趕。

看看網易去年的財報就可以看出來,網易嚴選的比重、表現肯定是沒法跟遊戲業務比。現在不是過去,電商平臺的壁壘真的太高了。

但是,不管網易嚴選是自知之明,還是以退爲進,它的倡議還是很有價值的。

黃崢曾表示拼多多的發展方向是Costco和迪士尼,大概意思是娛樂式購物。確實,現在拼多多的社交裂變做得非常好,誰在微信上沒收到過好友的“砍一刀”鏈接呢?

除此之外,拼多多的電商購物算法、消費者匹配、商品個性推薦等等,從產品和商業角度看,都做得特別棒。

我就遇到被人半夜打電話叫醒、給他砍價的情況,真的讓人哭笑不得,這種爲了一二百的提現就“入魔”一樣的狂轟亂炸,讓人在好笑之餘,也讓人心生反感——嚴重干擾、侵襲到了人的生活和工作。

現如今,不僅僅是拼多多,其他電商玩家也學會了這一套,真的是套路滿滿,讓你覺得賺便宜的同時掏空你的錢包。

幾乎所有的平臺和商家都在提倡消費,他們更“貼心”地爲你準備了各種“唄”等金融工具,方便你去透支消費,今日不管明日事,至於你以後是喫土還是剁手,他們是不負責的。

是該「花明天的錢,爲今天的慾望買單」,還是迴歸初心「買對的,不買貴的」?有人說,推銷滅火器的時候,要從放一把火開始。消費主義的「火焰」,正在不停地爲消費「升溫」。

是時候反思一下,這種消費的狂歡背後到底有什麼價值了。消費可能會帶來愉悅感,但消費不代表幸福和快樂。

所以,我倒覺得網易嚴選是開了個好頭,確實如它所說,雙十一“鼓吹過度消費、爲銷售數字狂歡”,十分不可取。現在消費者在掌握技術算法優勢的平臺那裏是弱勢羣體,消費者很難不被誘導消費。特別是對那些心智不成熟的人,因爲過度消費而揹負債務,透支未來,最終是影響生活,起到了很大的負面作用。再者說,很多人買了好多東西回家,結果發現自己根本用不到,這也是浪費,或者說是被物化。

“一個人的慾望超過了你的自然需要,超出以上的那些部分都是你痛苦的根源。”

請記住:所有的狂歡和熱鬧,必將會用寂寞來償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