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6年裏,

一條挖掘、報道了成百上千位獨具匠心的手作職人,

本月,我們首次舉辦線下大展,

在一條凱德晶萃店,

(上海市徐家彙路268號凱德晶萃廣場b1—25b號)

《一盞茶香》美學展,

匯聚了15個匠人品牌、一個傢俱品牌、

兩位青年藝術家圃生和知彌。

《一盞茶香》參展匠人

本次展覽,

分別邀請香、茶、器三個領域的老師。

非遺木雕傳人林建軍、

曾跟隨香學宗師劉良佑學習的香學家吳清、

建盞大師陸金喜等一條的匠人朋友們,

不僅帶來不少精選孤品,

還會每週末在展覽現場,

輪番分享各自在茶道、器物、香事上的獨到心得。

展覽已於10月31日開幕,展期持續一個月。

除了古董孤品,展覽現場也有可售的產品,

每一件,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

中國匠人們在仿品、假貨、低價貨的各種衝擊下,

要生存得好、並讓創作進入良性循環並不容易,

他們需要一個有審美、有公信力的平臺,

一條未來致力於打造一個這樣的平臺。

除了已經在一條app上開出的匠人頻道,

一條線下店會有展覽專區,

持續支持這些真正在做好作品的匠人朋友們,

也邀請一條的朋友們,

前往參觀、鑑賞與購買。

展覽開幕現場剪彩儀式

10月31日,週六的下午,一條上海新天地凱德晶萃店,人頭攢動。

整個空間三分之一的區域,佈置了一場美學展覽,15位匠人的香、茶、器三個類目的作品,以及2位青年藝術家的畫作,分別錯落分佈在不同的展臺。

這是一組上過央視的微雕木刻。我們問參展匠人之一、莆田木雕傳承人林建軍老師,做這樣一組作品需要多少時間?回答:3年。

林建軍在一條凱德晶萃店講座現場

在當天的講座分享中,他準備了四十多頁的PPT,爲現場觀衆深度講解了沉香的歷史、傳承、產地,並教授大家如何辨識沉香。

林建軍,16歲便走上了木雕之路。他的雕刻作品多次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金獎。他1995年開始學習木雕,猶以精微透雕技藝見長,是國家非遺莆田木雕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藏雲堂藝術雕刻品牌創始人。

展覽中,“藏雲堂"帶來的4件收藏級的沉香掛件,都是精透微雕,難得的孤品。

林建軍介紹說,每塊沉香的生長形態都不同,不可將圖形強加於沉香身上,構想需剛好符合沉香“該有的樣子”,才捨得下手雕刻。

也正因此,功力再深厚也無法雕刻出完全一樣的作品,每塊掛件都是孤品,絕無僅有。

吳清是位十足的雅人。他自幼隨祖父學習江南絲竹、盆景等傳統雅藝,2004年,進入中國傳統香學宗師劉良佑教授門下薰習香事,良佑師賜香名“玄煙”,專研香事文化。

他有一座雅園,名“清祿書院”,收藏了從漢代至今六百多件香事用具。

圖攝於常州博物館,來源於網絡

數年前,吳清在常州市博物館近距離上手、觀察蔣塘南宋墓出土的兩塊香品。經鼻鑑分析,他判斷配方中應該有沉香、檀香、藏紅花、龍涎香、安息香等。

吳清將此所得的香品作爲靈感,結合《陳氏香譜》《新纂香譜》等香學典籍記載的與龍涎香相關的配方,調製出三款龍涎香方,重現古方中清潤貴氣的香氣。

現在以三款古龍涎香方爲基礎,吳清研發出三款香品,在這次展覽中展出。帶諸位追溯、品味,千年前宋徽宗都難以釋懷的奇香。

現場更展示了吳清老師收藏的一套清代的爐瓶三式,整組湊齊頗不容易。

“寧可一日無米,不可一日無茶”,說的是嗜茶如命的潮州人。

陶瓷藝術家李顏珣就出生、成長在這片土地上。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茶葉本身和喝茶的器具都頗感興趣。

鳳凰山是當地最主要的產茶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鳳凰單叢”。

作爲廣東烏龍茶的代表,鳳凰單叢素有“茶中香水”的美稱。鳳凰單叢的歷史可上溯到南宋時期。相傳皇帝趙昺曾流亡至鳳凰山,煮茶湯解渴,並賜名“宋茶”。到了清朝,當地人爲提升茶葉品質,想出了一個妙招:單株採摘、單株製作、單株銷售,讓優異樹種的味道得以保持,“單叢”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過去十年間,李顏珣一直在鳳凰山的各個茶場和茶農們“混”在一起,瞭解樹種、研究工藝,只爲尋得一口上等“單叢”。

去年,李顏珣和夫人創立了“食茶人”品牌,希望把鳳凰單叢和潮州工夫茶的生活方式普及傳承下去。

本次展覽,“食茶人”帶來了老叢蜜蘭、老叢宋種、老叢鴨屎等特級好茶,全部產自烏崬山核心產區的高海拔茶園,具有海拔高、樹齡高的鮮明特點,兩者結合,讓人一喝傾心。也有普通款的夜來香、鴨屎香、蜜蘭香等口糧茶,可以領略鳳凰單叢的多個口味。

自宋代起,武夷巖茶就是皇家貢品,並以其特有的“巖骨花香”征服了無數好茶之人。

“浣喜”茶研社的主理人李暘本是學設計出身,過着“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十年前,她第一次來到武夷山,便愛上了這裏的山與水,也愛上了巖茶。

爲了學習製作巖茶,她住進深山與當地的茶農交流學習,從管理山場、做青、焙茶、試茶,每一個環節都親自上陣。

巖茶的製作工藝很複雜,需經過採摘、萎凋、做青、殺青、揉捻、挑揀、炭焙等步驟。春季採摘,秋冬方纔收穫。李暘做的巖茶,條索緊實,顏色烏黑,茶湯醇厚,餘韻悠揚,產量極少,卻口碑極好。

在癡迷巖茶之前,李暘學習劍道已有十年:“其實練劍和製茶很像,他們都是剛柔並濟,知行合一,最難做到的就是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初心不忘,把每個品種還原它本身的滋味。”

這是李暘以劍道入茶道的理解和總結,也是她這十年來,採茶製茶,週而復始,樂此不疲的原因。

本次展覽,可以見到由“浣喜”提供的頂級純手工巖茶,來自核心山場,七八泡後,仍滋味豐富,如甘泉過喉。

週末講座期間,李暘還將親臨現場泡茶分享,受邀的粉絲千萬別錯過。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

吳健是福鼎百年製茶世家的第三代傳人,也是福鼎白茶技藝的非遺傳承人。

自小伴着濃濃茶香、於叢叢茶樹中長大的吳健,自1982年起便繼承了吳家祖輩們的事業,將畢生心血放在了白茶製作和出口之上。

白茶製作講究“不炒不揉,生曬爲上”,人工干預極少,味道淡而不薄,有一種最接近土壤與森林的味道。老白茶向來難求,若是能夠在良好環境之下,加以儲存陳化,價值還要更高。

40年來,每天清晨,吳健醒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觀察天氣,以判斷其溼度、日曬是否適宜白茶的萎凋工藝,“不管是外形亦或內含物,都要保持自然的狀態。”先將鮮葉攤放在竹蓆上並置於微弱的陽光下,自然晾曬脫水;待到茶葉萎凋至七八成干時,才用文火慢慢烘乾,喜歡白茶的人,都愛極了它的自然純粹。

與一般茶人不同的是,吳健還擁有白茶出口的幾十年經驗,做出的茶葉可達到歐盟標準。歐盟標準非常不易,除了反覆的送檢外,還會對茶葉進行農殘檢測多達470 餘項,絕對是高超的品質保證。

本次展覽,展出了吳健製作的出口歐洲的2009年老白茶,以及2015年到2020年各年度的福鼎白茶。

正宗的金駿眉,只出自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桐木關。芽頭採摘後,還要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一系列複雜工序,且全程由製茶師手工製作,才成就了金駿眉獨特香氣和口感。

桐木村老製茶師胡必勝,是最早參與金銀銅駿眉製作推廣的製茶師之一。

1953年出生於製茶世家的他,10歲起學茶,如今已有半個世紀的製茶經驗,是村裏德高望重的老製茶師。他的獨門製茶方法,令金駿眉口感更爲清爽,曾獲得了桐木村紅茶鬥茶大賽中的金獎。

後來,胡必勝與其子胡永飛共同創辦了“桐木村長”品牌。胡永飛2012年曾當選桐木村村長,在任期間,大力推廣桐木村紅茶,爲茶、爲村都貢獻極大。

如今胡永飛已卸任,迴歸家族茶事業,全身心投入到傳承紅茶技藝中。

本次展覽將展出“桐木村長”出品的核心正山金駿眉,以及2020年度的貴妃笑、赤甘狀元等好茶。

“寬山”是2011年誕生的金銀器品牌,由主理人睿衍一手創辦。

睿衍自幼癡迷音樂、繪畫。習茶後,他耽於器物之美,並鑽研生活美學。在走訪多家國內和日本老工坊,反覆向錘揲匠人們“取經”之後,他開創了“寬山集美堂”,一心鑄造至美的金銀湯沸等器物。

2019年,寬山更是把店鋪開到了日本京都。

寬山銀壺爲匠人手工打造,工藝複雜,其中“一塊打”的手法更是將制壺工藝發揮到極致,整件器物爲一整塊銀板捶打而成。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使用30多種不同的木錘跟鐵錘,敲打幾萬次!捶打的次數越多,壺壁越薄、越緊實、越有質感。銀板經過敲打定型後無法修改,因此每一個步驟都必須精準無誤。

本次展出的寬山銀壺,有煮水用的大銀壺、公道杯、小急須需、巨輪珠、蓋碗等各種款式,一共35種。

皮殼有亮皮和紫皮之分,隨着使用的時間增長,紫皮的壺會變成深紫色,亮皮的壺會變成淡灰紫。

只要使用得當,能用上一輩子,甚至傳給子孫也沒什麼問題。

在當今陶藝界,陸金喜被譽爲“曜變建盞第一人”。

陸金喜作品和傳世建盞文物對比。完好的宋代曜變天目盞傳世僅三件,均藏於日本。

他復燒的曜變建盞,被公認爲最接近宋代曜變天目盞原品,在器形、釉色和本質結構上均達到“形似、神似、質似”的藝術水平。

遠看近乎黑,近看則流光溢彩,其內壁的斑紋,在陽光下煥發出如彩虹般的光暈,影影綽綽,飄忽不定,真乃是無上妙品。

陸金喜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英國V&A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等國內外衆多知名博物館收藏。他本人也多次前往日本各大博物館,交流曜變建盞的復燒技藝。

2016年保利拍賣會上,陸金喜創作的“新建窯曜變天目盞”,拍出了112.7萬元的高價,刷新了同類作品在國內的拍賣紀錄。

陸金喜曜變建盞,採用古法柴燒工藝,難度極大,成品率很低。可謂是人燒一半,天燒一半,每一隻盞,其紋路花色都獨一無二!

本次展覽,就將展出陸金喜多款經典建盞作品,還有平時極少見的孤品!

“工夫”二字,既指費時費力,也指細緻講究。

潮州人喝茶,從煮水到沖茶到品飲,要經過20道繁複的工序,故而人們用“工夫茶”來形容潮州人飲茶的習慣。潮州功夫茶被稱爲“中國茶道”,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烏龍入宮、懸壺高衝、遊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一系列複雜、考究的沖泡步驟,不僅儀式十足、頗具觀賞性,還能把廣東名茶——鳳凰單叢的山韻、香氣激發出來。

喝潮州工夫茶,離不開好的茶杯。陶瓷藝術家李顏珣決定復刻老茶具,將潮州工夫茶的生活方式普及傳承下去。

其中“若深珍藏”杯,與同玉書煨、紅泥爐、孟臣罐一道,並稱潮州工夫茶四寶。有四不俗處:小,可一啜而盡;淺,令水不留底;薄,出十分茶香;白,觀茶湯之色。

此杯原爲康熙年間原創,因杯子底款寫着“若深珍藏”得名,潮州人很喜歡這款杯子的輕薄和大小,故而最爲推崇。

此次復刻,選用了仿清代泥料,搭配白釉,精心燒製。最別緻的是將“若深珍藏”的落款放到了杯心,讓人在品飲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潮州工夫茶悠長的歷史文化。

《一盞茶香》展覽推薦

這是剛剛過世的“大紅袍之父”陳德華,生前做的茶。1985年,陳德華把母本祕密引種培育後的穗條,帶回了武夷山,讓大紅袍煥發出“第二次生命”。由他焙制的巖茶多次以10萬元以上的價格拍出,其親制的一款60克重的“大紅袍”更拍出56萬元高價。他開啓了巖茶一個全新的時代,成爲當代巖茶價值紀錄的開創者與引領者。

鄒雲源,建盞燒製非遺傳代表性傳承人,師承著名陶瓷製作工藝大師黃良輝(已故)。他從事建盞製作研究近30年,對油滴盞和兔毫盞的燒製造詣頗深,從選土選礦到最後出窯成型,需經過十幾道工序,每一步工序都是親力親爲。

本次展覽,鄒雲源帶來了黑牡丹油滴盞、閃曜、兔毫十四件套、油滴茶具十二套等建盞作品。

詹桂溪,福建人,貴稀堂堂主,他着迷於恢復傳統龍窯柴窯建盞作品的研究燒製。燒製出的建盞作品古樸大方,溫潤如玉。曾獲得中華工藝優秀作品金獎、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稱號。

木葉天目盞製作工藝失傳700多年後,在江西景德鎮,陶藝家焦鼎輝和他的團隊非白造物,翻閱大量資料,經過無數次復燒實驗後,終於將木葉天目盞復燒成功。

本次,共展出焦鼎輝團隊的16件作品,分別有楓葉木葉盞、銀杏木葉盞系列、桑葉木葉天目盞。

凌鯤,重慶市九龍沉香博物館的創始人,現代沉香分類標準制定者之一。凌鯤還成立香方香文化非遺保護小組,研究傳統香事,研發香文化的文創產品。

本次展覽爲滿足不同玩家的需求,凌鯤根據念珠的直徑、顆數,現場帶來5種不同的沉香手串,歡迎玩家到展體驗。同時爲美學展特別準備了三款孤品值得一看。

文丘,吉州窯匠人,從事吉州窯燒製十餘年,首創中國“冰藍木葉盞”,冰藍木葉盞的器型爲禪意盞,盞身線條柔和,曲線從口沿至盞足處微微收攏,又似美人,故又稱“美人盞”。

在2019年西泠的專場拍賣中,文丘的極品冰藍菩提葉盞,多次以三千元以上的價格成交,作爲一個現代的單盞,能達到這價格,足以說明大衆對文丘的冰藍菩提葉盞的認可。

本次展覽,文丘帶來了8件作品,其中有2件孤品,極品冰藍菩提禪意盞和冰藍菩提禪意盞。

紫元香事主理人趙瓊豔開發製作了經典的荷包香囊、手工窨桂花的沉香、以唐代平衡儀爲創意的掛鏈、幽香沁人的奇楠手串、一盒體收納的篆香套盒……無不體現出香事與生活應用的融合。

這次展覽,趙瓊豔帶來數十種特色產品,分奇楠手串、沉香線香、各色香囊、上海博物館“江南春香事系列”四大種類。

以上老師,除了已故陳德華老先生,都將於每週末在一條凱德店現場講座分享,現已開通報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