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霜黴病是目前瓜類蔬菜常發病害之一,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造成黃瓜葉片枯萎,使得黃瓜出現早衰、減產等現象。霜黴病主要危害黃瓜植株的葉片,形成的病斑較爲明顯,對於缺少種植經驗的農戶來說,很容易將其與其他細菌性病害混淆,最終造成誤診誤治。

霜黴病的症狀辨別

黃瓜葉片是霜黴病的主要爲害對象,所以呢,種植戶在進行田間管理時,一定要着重觀察黃瓜葉片的生長狀態,對生長出現異常的植株給予重視。在感染初期,葉片表面會生長出一些浸潤狀不規則形的小病斑。而隨着病情不斷加劇,病斑面積會隨之擴大,但受到葉脈限制,病斑最終會呈現多邊形,這也是該病害比較容易辨認的一個特點。到了發病中期,病斑上會長出白色絨毛,同時病斑進一步擴大。進入發病後期,成塊病斑往往會聚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感染區域,病斑上會生長出一層深灰色黴層,在這個時候,葉片已經趨近枯死,無法進行正常光合作用,最終乾枯捲縮脫落。

霜黴病的傳播和侵染途徑

霜黴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屬於鞭毛菌亞門卵菌綱假霜黴屬的古巴假霜黴菌。這種病害發生與溫度、溼度關係很大。高峯期與栽培管理也有關聯,栽植過深、低溫偏低、大水漫灌、氮多磷少、徒長苗等不良管理手段均會加重病害發生。

霜黴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在黃瓜整個種植過程中,儘可能選擇抗病品種。在正式播種之前,可以先用多菌靈500倍液對種子進行20-30分鐘的浸泡,撈出之後採用清水沖洗乾淨,接着向種子中拌入適量增產菌可溼性粉劑。每隔3年要將黃瓜與其他瓜類蔬菜進行1次輪作,在施肥過程中,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方式,一方面需要施入充足基肥,另一方面需要加大鉀肥、磷肥以及鈣肥的施入量。我們一定要對栽植密度進行適當控制,避免出現栽植過密的現象。在對黃瓜進行澆水時,可以採用膜下滴灌方式,嚴禁大水漫灌。

(2)化學防治:在田間發現中心病株或者病區以後,大力推廣使用彌霧機和低容量噴霧器械,採用25%甲霜靈、40%乙磷鋁、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溼性粉劑等藥劑噴霧,閉棚提溫,使葉面所噴藥液迅速蒸發,爲排溼提高防治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