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時代週刊》發佈了“有史以來最佳100部奇幻小說”,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位列其中。與其一同入選的有《哈利波特》、《愛麗絲漫遊奇景記》、《魔戒》等著名作品。這並不是什麼值得大吹特吹的事,但也說明金庸先生的作品得到了華人以外之人的認可

前些年,《時代週刊》也評出過“有史以來最佳100部小說”,《紅樓夢》是其中唯一一部中文小說。BBC也曾經評出過類似的100本小說,中文小說無一入選。他們評出的小說,顯然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評出來的。而且,這中間還有一個最大的障礙,那就是翻譯的問題

《射鵰英雄傳》英文版

要將中國的文學作品翻譯成其他文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很多語句,只能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來形容,對於那些不瞭解中國文化的讀者來說,有些東西還真不好翻譯,典型的例子就是唐詩宋詞。一些很有意境,又簡潔明瞭的詩句,用其他的語言確實不好表達出來。

就拿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來說,書名被翻譯成了《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s 》,這已經算是直譯了。這裏的Condor是“禿鷹”的意思,與漢語中的“雕”屬於同一種鳥類。可是,在漢語,“禿鷹”和“雕”給人的感覺卻完全不一樣。禿鷹讓人討厭,而雕卻要可愛得多。

時代週刊

“射鵰三部曲”被翻譯成“Condor Trilogy”,也就是“禿鷹三部曲”。而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射鵰英雄傳》,甚至直接簡單翻譯成“A Hero Born”,也就是“英雄的誕生”,這顯然與《射鵰英雄傳》的書名意思相去甚遠。

對於《射鵰英雄傳》故事的描述,《時代週刊》顯然也是動力一番腦筋的,力求能做到與原文相同。但是,翻譯成英文後,給人的感覺好像沒有了那份驚心動魄,更沒有了讓我們念念不忘的俠義精神

而且,武俠小說的精髓,也就是“武俠”的概念,不是華人也很難理解透徹。所以,國外對於武俠這個詞,找不到與他意義相同的詞彙來翻譯,就直接用其讀音,也就是“wuxia”來表示了。就像對於中國的“功夫”二字,國外的語言也沒有辦法來形象生動地描述一樣。

《射鵰英雄傳》

他們將武俠小說歸於奇幻小說,這也是中外文化差異的無奈。武俠小說其實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奇幻小說,特別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這些小說大都有時代背景,有歷史上的真人真事,和純粹臆想的奇幻小說是不一樣的。

但是,武俠小說又區別於現實小說。裏面的武功,比如真氣、輕功、刀槍不入的特異功能,在現實中其實是不存在的。我們往往所理解的“奇幻”,應該就是我們歸入神話一類的小說,比如《西遊記》。那裏面的人物,已經超越了人類,甚至外貌與人也不盡相同了。

時代週刊

所以,武俠小說是處於神話小說和現實小說之間的一個分支。略微超過了人類,但也沒有脫離人類的本質,他們不會騰雲駕霧,也不會七十二般變化。但是,這一類小說,在國外好像並沒有特定的定義,便都歸於奇幻小說一類了。而武俠小說的吸引力並不在奇幻上,它還能奇幻得過神話小說?

但是,即便如此,《射鵰英雄傳》能夠入選,這也能說明這部小說確實吸引了不少外國讀者,雖然他們對《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全真內功等等武功不太瞭解。但這裏面的故事,人物的成長,經歷的磨難,甚至包括郭靖黃蓉、楊康穆念慈的愛情故事,都是能夠吸引他們的。

郭靖黃蓉

其實,金庸先生武俠小說還有一大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語言。我喜歡讀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是百讀不厭,但是,別人寫的武俠小說,我卻一頁也讀不下去。但這一點,估計國外的讀者是很難體會得到的,除非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譯者,能夠把語言的魅力也翻譯過去,這顯然是太難了些。

其實,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本人覺得最有吸引力的並不是《射鵰英雄傳》,而是《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故事更曲折,人物形象更加豐富和生動。但是要很好地翻譯過去,難度也就更大了。不說別的,“六脈神劍”如何翻譯?“凌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呢?甚至書名都不好翻譯

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到底該歸於哪一類,不僅是其他語言的讀者搞不明白,華語讀者也有很大的爭論。喜歡金庸先生武俠小說者,認爲它們是經典,而不喜歡金庸先生武俠小說者,則認爲它們什麼都不是,或者是害人的毒藥。

這其實就是如何去評價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問題,這個問題,從金庸先生寫武俠小說開始,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也許,《時代週刊》給出了他們的答案,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並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樣,一無是處,更不是害人的毒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