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修路。

這句話至今仍未過時。只是,如今的“路”早已超出傳統的“鐵公基”,更包括信息網絡爲基礎的“新基建”。

這一次,廣東,責無旁貸再次走在全國前列,而且一出手就是萬億元的大手筆。

廣東提出:到2022年,廣東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水平領先全國,初步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以科技創新爲驅動,以信息網絡爲基礎,支撐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省發展改革委進行的初步彙總梳理顯示,廣東目前在建及正在謀劃的新型基礎設施項目達700多個,總投資超1萬億元。

如此巨量的投資,意義何在?

——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戰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一業帶百業”,助力產業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帶動創業就業、利當前惠長遠的戰略舉措。

誰來建?

讓市場發揮主導作用

日前,《廣東省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印發。

在《實施方案》裏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分爲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和融合基礎設施等三類。

這些設施,廣東的基礎不一、發展特點不盡相同。建設方式自然也要分類對待。

《實施方案》提出,圍繞構建一體化網絡的目標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從打造集羣的角度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以推進“智慧+”工程建設的方式推進融合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三類新型基礎設施特點,《實施方案》還分別提出建成全國領先的基礎和專用網絡體系、打造高水平的創新基礎設施集羣、構築經濟社會智慧化運行的基礎設施體系三大行動目標。

創新引領是廣東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方向。

《實施方案》提出,一方面,針對新型基礎設施技術迭代快的特點,提出前瞻佈局未來網絡、加強重大科技設施建設、推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另一方面,針對高端芯片、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等“卡脖子”問題,注重從自主可控的角度予以推進。

與政府主導型的傳統基礎設施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在投資屬性、建設運營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別。

今年5月29日,國新辦舉行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情況吹風會也提出,新基建的投資主要是市場化投資,政府主要給予政策支持、創造好的環境。新基建面對所有市場主體開放,給內外資企業帶來同等發展機遇。

在此背景下,《實施方案》強調,要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提出實施新型基礎設施信貸支持專項計劃、開展基礎設施信託投資基金(REITs)試點等融資支持方式,推動構建市場化資金爲主、政府財政資金爲輔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

換言之,新基建,市場必須唱主角。

怎麼建?

1個網絡+4個集羣+十大智慧工程

《實施方案》按照“1+4+10”框架即“構建一體化網絡、打造四大集羣、推進十大工程”,分類提出三方面共19項重點任務,夯實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1”是指以構建泛在互聯一體化網絡爲主體,加快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廣東加快推進無線網絡、光纖網絡、物聯網等各類基礎網絡設施建設,5G基站數量居全國第一,截至2020年10月已突破10萬座。

《實施方案》提出構建泛在互聯一體化網絡發展方向。

具體來說,就是高質量建設5G網絡,高水平建成全光網省,推動物聯網深度覆蓋,打造全國領先的工業互聯網以及前瞻佈局未來網絡等5項工作目標。

到2022年,廣東將累計建成5G基站22萬個,建成5個以上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20家以上行業/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超過5萬家工業企業“上雲上平臺”等工作目標。

“4”是以打造四大創新能力支撐集羣爲重點,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廣東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着力推進國家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省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等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圍繞數字化發展需求,大力發展以超算中心爲引領的先進算力設施。

“超算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主任馮聖中表示,該中心正在建設的二期項目的整體計算能力有望提升一千倍,與其它算力設施共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實施方案》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構建佈局科學合理高效的先進算力集羣、建設高水平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集羣以及打造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基礎設施集羣。

“10”是以推進十大智慧工程建設爲抓手,推動融合基礎設施建設。

廣東是數字經濟大省,交通、物流、能源、環保、應急等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實施方案》提出,打造智慧能源工程、智慧交通工程、智慧城市工程、智慧物流工程、智慧醫療工程、智慧教育工程、智慧農業工程、智慧水利工程、智慧環保工程以及智慧應急工程等十大智慧工程,爭取到2022年,初步形成適應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體系。

爲及早做好項目儲備,省發展改革委已會同各地各部門對全省目前在建及正在謀劃的新型基礎設施項目進行了梳理,初步彙總了700多個項目,總投資超1萬億元。經測算,預計2020-2022年三年內至少完成投資約6600億元。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