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阴法阳法天地,

无物无吾有玄机。

法于阴阳合自然,

太乙久转大丹还。

修道的呼吸,佛教与道教同样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不同在于道家讲气,而佛家讲意。道家的呼吸那是要带着气的,初级的就是口鼻呼吸,而高级的就是内呼吸,但不论是口鼻还是内呼吸,其核心就在于气,脱离了气,那就是远离了道家呼吸的要旨。

佛家的呼吸用意在意,也就是通过呼吸就牵住了妄念这个牛鼻子,通过意守呼吸从而达到心净的目标。不论佛道,练气只是其中一个过程或者说手段,其根本的目标与宗旨完全不在呼吸上,这个观念是极为重要的。当道家的真息到了,佛教的心净了,那么呼吸就成了过河之筏,就要抛弃不能再用了。没有胎息就不可能结丹,结丹才是丹道初成的标准,不过这还是初步,远远还不是还虚。而胎息到了,口鼻的呼吸就基本上停止了。同样佛教到了二禅,这个口鼻呼吸也就停了,不会再在呼吸上用功夫,你用也没法用啊,因为口鼻呼吸没有了,你从哪里去用?

当然话又说回来,真到了自然而然的口鼻呼吸停止了,那就功夫很高了。而没有到这个程度时,呼吸就很重要了。所以古人对吐纳是很重要的,是入道的门径,没有这个吐纳功夫,你的身体不具有载道之器,那是不可能成真成仙的。吐纳的高妙之处在哪?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

一是吐故纳新。也就是把体内的废气吐出去,而纳入含有氧等物质的新鲜空气,特别是如果空气好的地方,也就是含有负离子多的地方进行吐纳,那么对身体的健康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好处,当然更妙的是要找到灵地,这种地方的妙处更是说不完。

二是让内脏得到锻炼。当呼吸成深呼吸或者说腹式呼吸时,呼吸就会带动内脏,也就是让横膈膜上下移动,吸气时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当然逆式腹呼吸的力量更大,对于吐故纳新的作用更大。

三是通于仙道,也就是真正的吐纳之法不仅能达到健身无病,同时可以达到成仙成道。如果达不到,只是普通的治病养生的方法。

古人修道对于服气有很多的经验与方法,这些方法在“云芨七签”里总结了很多,可以参看。其中有很多带有古人的一些哲学观念的想法,比如五方五气五色,还有十二个时辰的生与死气的应用,当然还有些利用咒语。这些如果用现代的一些科学思维来看,很多就是利用环境与心理的方法,懂得了这个,就抓住了实质,可以变通来采用了。比如五方之气,就对应了五脏。这个是中医的观点,那么这个是经验哲学还是超前科学?

东方对应的是肝气,那么东方为何对应肝气?这个肝气,一定不要理解就是肝脏,在道学与中医学里讲的一种功能,东方在古人的观察里,就是代表着升发的方向。多年前,有个师父神秘地说,她那里的树枝都是向大门而而弯下来接引人的,我们平时也没有观察,一听之下,自然有点不信。然后外面去看看,果然,所有的树枝都朝一个方向弯着枝条。当时也觉得神奇不已,后来,我观察多了,就哂然一笑。因为你只要去观察,向东的枝条总是多的,一定比其它方向的枝条繁茂,而生长茂盛的枝条越来越长,自然就会受重心的影响而下弯。因为东方是生气之方,所以植物总会朝着生机多的地方发达。

我们要学会观察自然,这是自然的规律,只要学会了,就会利用了。呼吸最难的就在法自然,同时也最难的理解就在于这个自然,这是要经过明师指点,同时也要多加练习才能体会到的。如果不是自然的呼吸,那么必定会有害处,那种人为的努气屏息,看起来好象有些效果,其实不然。

比如上个世纪里,当时气功盛行时,有一种叫吸吸呼的方法,这始发于改编古代的方法,用来治~癌的,效果确实是有,但是如果一味地用这个方法,那就过了,我为何说过了?因为这个吸吸呼不过是用来治病的,如果坚持下去,养生的效果也不会明显的,可以看看这些创始人,老态龙钟,所以这个方法还只是养生治病之道,不是仙道的法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