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名言:“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如果给我1个小时来解答,我会先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只要我清楚了它所闻何意,那么剩下的5分钟已经足够用来回答这个问题”。

职场上,很多管理者都觉得每天忙忙碌碌,有批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议。一天结束下来,好像做了很多,又好像没干什么,没有对事情真正起到推动作用。

老王建议大家再仔细读一读开篇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用它根本解决管理者做无用功的问题,即:在着手处理问题之前,先明确定义问题。问一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什么?需要我按照哪个维度来解决?

1、花更多时间梳理问题本身,而不是马上开始行动。

管理者之所以能够作为团队的带头人,需要站在不同于基层员工的高度,对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及背后隐藏的因素进行梳理和定义。

管理者不能言而无信,你所发出的指令决定了团队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员工的行动计划。在此之前,就一定要仔细定义拆分问题,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老王曾经辅导过一位基层管理者,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确实做什么都雷厉风行,并且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带领团队交付任务也很快。

但是当老王第一次看到他的交付文件时,只能很委婉地说,“辛苦了,但是用处不大。”

老王曾经接触一家公司的管理者,给老王的感觉他每天都特别忙,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但他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是根据自己想想的,从来没有用哪个理论或某些数据做支撑。比如老王在自己写的《行为经济学》这本书里面提到“损失厌恶”理论,意思是:同样数量的得到和失去,失去的痛苦是得到的快乐的两倍。这个理论如果放在管理行为里面,你要做到:表扬别人,应该要大一些;批评别人时,要关上门,1对1的批评

这位管理者的行为让老王无解,根据他部门的员工反映说,这位管理者总是喜欢公开批评人,非常吝啬表扬任何一个人。最后这位管理者被公司劝退了。

老王认为,很多管理者处在职场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上,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不能仔细分析问题和任务本身,就可能带着团队走了远路,做了很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2、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处理么?

管理者的时间珍贵度要高于基层员工,如果说员工在职场上做决定,那么管理者就在做决策。这意味着管理者必须分清问题的主次,去明确什么是自己需要做的,什么是需要放权的。这样才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忙忙碌碌到最后一场空。

问题的复杂重要程度也可以参照时间管理的四象限分法,这一次,横坐标是关键度,纵坐标是解决度。解决难度高关键度也高的任务,往往需要管理者亲自处理,腾出更多的时间思考,掌握实际情况。但是因为难度较大,切记不要陷入高价值问题的陷阱。

解决度高然而关键度低的任务,就放权吧。要让下属更快的成长,职场的成就感是任何奖励都无法替代的。

最消耗我们时间和精力的是解决度低而关键度高的事情。因为非常关键,很多管理者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但正是因为解决度低,花太久的时间耗在这样的事情上,其实最容易造成碌碌无为的现象。

比如房产销售总监最关注国家政策对房价的影响,诚然这是影响房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因为解决度太低了,天天盯着没什么用。所以没必要在此类事情上投入太多时间。

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识别出高价值问题,即又重要又可以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其实在我们的职场工作中占比很低,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

老王建议,在工作中持续成长,不断识别并处理高关键度高问题,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这类的问题。这样,管理者在团队中的价值才能被最大化放大。

3、 要去理解任务背后的逻辑

既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解决,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所有的问题都是问题么?

老王可以很确定地告诉大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问题。隐藏偏差,是管理者想要高效完成工作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概念。

因为身处管理岗位,每天会进行大量的人际沟通的工作。有人就有江湖,就有矛盾。相信很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专注于业务管理本身就已经焦头烂额,却还要处理下属以及上级之间的纠纷,甩锅,推诿,不配合等等。

老王曾经辅导过一位能力非常强的管理者,空降到另一个团队做老大。然而工作却一直开展不顺利,别说业务本身了,就是想让下属按照自己的策略推行方案都比较困难。

这位管理者绞尽脑汁,想征服下属,为此花了很多时间也不见效果。

老王认为,这位管理者处理的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他花再多的时间都是收效甚微的。

一个团队有其固定的文化氛围和隐形制度,这绝对不是一个空降的管理者可以靠着强硬的手腕可以更改的。这背后的原因,是一种隐藏的对抗关系,即下属对新领导的怀疑和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未必是错的,甚至对组织本身是一种保护。因为,管理者从来都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

后来,老王给到这个团队一种过渡的策略,介于团队原本的行事方法和新管理者提出的管理办法之间。这个过渡方案试行一段时间后,下属慢慢接受了新的市场策略和新管理者的管理风格。

你看,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只解决问题本身是不够的,要关注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因素。

写在最后

人不怕忙碌,就怕碌碌无为。作为管理者,更是应该勤于思考,掌握以上思维模式。会分辨问题,处理问题,以及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

不要急着去着手处理事情,像爱因斯坦这样,多花一些时间搞清楚任务本身的定义。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反思,提高处理高价值问题的占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