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手術檯上,醫護意外發現患者手心藏着兩句話。。。

11月5日,

江蘇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脊柱外科中心張紹東副主任醫師

晚上6點50分發了一條朋友圈:

“最後一個手術病人,

麻醉後發現他的雙手寫着這兩句話——

‘醫生,辛苦您了;

謝謝您,醫生’。

雖然一天的手術很辛苦,

心裏還是暖暖的,

感謝這些可愛的病人,

一個醫生成長、提高

離不開你們的信任與支持!”

配圖是手心寫滿字的兩隻手。

晚上9點多,

這條動態在朋友圈裏已經刷屏。。。。。。。

掌心的溫度:患者把謝謝你寫在手心

時間回到11月5日晚上6點多,59歲的張先生作爲當晚脊柱外科中心最後一位進行腰椎手術的病人,由護士送至手術室18號手術間,手術護士朱麗婭主管護師按常規將對病人進行靜脈輸液等操作準備。就在這時候,朱麗婭發現病人的左手右手心裏都是黑乎乎的,好像寫了什麼字。

“我問病人手上寫的是什麼,但是病人沒有正面回答我,我也沒有追問,於是我繼續爲他做準備,麻醉後病人就睡着了。”朱麗婭說,出於好奇,她還是打開病人微微蜷起的手看了一眼,沒想到就這一眼,她的眼眶瞬間溼潤了。

“我當護士十二年了,第一次遇到病人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感謝。他是一位擇期手術的病人,一直等到晚上6點,他沒有任何情緒抱怨,麻醉前還一直對我們說‘你們辛苦了,這麼晚了還在加班加點’,真的特別讓我感動。”朱麗婭感慨說,病人手心裏藏着的字,體現的是發自內心對醫護的理解。當時所有的醫生護士都在忙碌,雖然大家還沒來得及喫飯,但心裏卻是暖暖的很欣慰。

夜裏10點多,經過3個多小時的精心手術,中大醫院脊柱外科中心團隊成功爲張先生實施了“經椎間孔入路腰椎體融合術”,待張先生麻醉甦醒後,被平安送至病房。

手術前,他爬樓和登天一樣難

11月6日早上8點,中大醫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中心主任吳小濤帶領醫生團隊來病房查房。

“你太暖心了,你手上寫的內容,我們都看到了,很感動,很感謝你理解我們。”檢查完張先生的術後情況,吳小濤主任對張先生說。見到吳小濤主任,儘管還不能起身,張先生還是緊緊握住了牀邊吳小濤主任的手,“吳主任,是我要謝謝你,你們醫生都太辛苦了,爲我們病人。。。。。。”說着,張先生的眼淚奪眶而出。

當被問到,怎麼想起雙手寫字時,張先生說:“我就想通過一種方式,感謝他們,但我也沒有辦法在手術時、手術後當面致謝,只能在手心裏寫字,無論他們看不看得到,這都是我的一份心意。”張先生的愛人說,5日下午手術前,就看到張先生問護士借來了筆,右手拿筆往左手心寫,左手拿筆往右手心裏寫,問他寫啥他就是不說。

“這是我第一次左手寫字,沒想到也能寫好!”張先生開心地說。。。。。。。病房內,這幕溫馨的畫面,讓所有醫護和病人都感動着。

張先生說,自己被腰疼折磨6年了,病情加重後有時只能走100米左右,走路時跟腳踩棉花一樣,爬樓更是和登天一樣難,也沒有辦法提重物。更糟糕的是,腰疼已經牽扯到了自己的左腿,有時只能跛行,對生活和工作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慕名找到中大醫院吳小濤主任團隊,請他們爲自己解除這一痛苦。

經檢查,張先生所患疾病是“腰椎管狹窄症”和“腰椎間盤突出症”,中大醫院很快安排患者入院治療,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張先生還同時患有“肌筋膜纖維織炎、棘上韌帶炎、椎弓根峽部不連與脊椎滑脫症”,這些正是造成張先生上述痛苦的“罪魁禍首”。

“在我的心中,醫生能治病救人,能爲我們百姓消除痛苦,他們就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也更應該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感謝。”張先生說,等出院回家後,還要跟家裏的小輩講述在醫院裏的故事,教育孩子從小懂得感恩。

目前,張先生正在術後康復中。。。。。。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責任編輯:鄭亞鵬 SN2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