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令人細思極恐的曼德拉效應是什麼嗎?爲什麼他可以令數以萬計的網民同時感受到記憶錯亂。甚至在全球各地都會出現曼德拉效應的認同者,難道,這真的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嗎?

曼德拉效應的起源在2010年,一位自稱是超自然現象的研究者:菲安娜.布梅最早提出了這一現象,在她的記憶中,曼德拉這位傳奇人物早在1980年代就已經在監獄中去世,並且她清楚地記得當年報道葬禮的新聞和廣播內容,但實際上,曼德拉並沒有離世,在服刑了26年被釋放之後,他還當上了南非的總統。

而在2013年,曼德拉才真正去世,聽聞此訊,菲安娜依然堅信自己的記憶是沒有錯的,她認爲這種錯誤的記憶,肯定是被某種神祕的力量篡改過,於是她趕緊趁着葬禮的熱度,把自己早年發現的這一奇特現象又重新添枝加葉的發佈到了網上,不出意料,真的引來了成千上萬網民的熱議,而且這些人都有與菲安娜相同的記憶,那就是曼德拉早已離世,對於衆人的回應,菲安娜覺得,這種多人記憶同時發生錯亂,並非巧合,於是他把這種集體性的記憶與現實不符的現象稱爲曼德拉效應。

2015年,這個詞開始逐步發酵,遍佈全球,難道曼德拉效應真有那麼玄幻嗎?

“小叮噹”這三個字,當字到底有沒有口字旁?大家的普遍記憶是帶口字旁的當,但是現在卻怎麼都打不出這個字了,再比如六小齡童主演的86版西遊記,到底有沒有下油鍋這個片段,大多數人的記憶中,孫悟空與大仙都在油鍋裏比試過洗澡。

但事實上,這個片段根本就不存在,當然,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比如皮卡丘的尾巴到底有沒有黑色條紋,很多人記得,尾巴是有黑色條紋的,但實際上,皮卡丘的尾巴是沒有黑色條紋的,米老鼠的褲子有沒有揹帶?答案也是沒有的。

難道我們的記憶真的發生可錯亂嗎?我們來看看曼德拉效應的認同者有哪些主流的觀點。

一種是:地球進入了重啓模式,導致我們真實的記憶被篡改,這很好理解,意思就是我們目前地球上的人都是被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而製造我們的工程師需要更新升級,於是把電腦重啓了一次,這就導致重新登錄畫面時,出現了一些小問題,這才導致了我們的記憶錯亂。

另一種:我們目前所在的宇宙,與另一個平行宇宙發生了碰撞,導致我們的記憶混亂,因爲在平行宇宙中,存在着無數個與我們同樣的地球,每個地球都有一個與我們一模一樣的人,但他們的生來病死,貧富差異與我們截然不同,也就是說,每一個平行宇宙的我們都生活在一種混沌狀態。

還有一種說法是穿越時空,未來的人穿越到80年代,把當時危在旦夕的曼德拉救了回來,所以我們才感受到歷史的改變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導致我們出現了兩層記憶。一層是曼德拉獲救之後,一層是曼德拉獲救之前,兩層記憶疊加,就出現我們現在的記憶。

我們的眼耳鼻很靈敏,但是依然會出錯,不僅如此,我們的大腦也會經常出錯,出現偷懶和記憶丟失現象。一位曾經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和心理學家等榮譽的丹尼爾.卡曼尼在思考快與慢的時候說到,其實人類大腦的運行有兩個系統,系統一就等於儲存執行,他會運用慣性思維來運行我們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系統二就等於思考與創造,它會在他認爲是重大事件的前提下觸發機制,從而分析創造出對應的結果,事後再交給系統一來儲存執行。

比如新司機在學車時,系統二會先行啓動,調用全部腦力資源來理清思路,掌握技巧,之後再交給系統一變成慣性操作。而系統一在儲存信息時,會將一些不重要或者不常見的內容壓入底層,導致我們在查找記憶的時候會出現短路的現象,好比你在看到一個東西的時候,你對這個東西無比眼熟,卻怎麼也想不出你在哪裏見過,再比如,大家聚在一起,正在進行商業互捧的時候,你會覺得這畫面好像在哪裏見過,但再仔細想的時候,又怎麼都想不起來了。

對這種近在咫尺卻又突然斷片的案例,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這也正是我們的大腦在進行記憶重組的時候產生的錯誤,而這種現象還有一個比較浪漫的名字,叫既視感,他會將塵封在大腦底部模糊的信息與你當前所看得事物,聽得聲音結合到一起,從而產生你認爲這就是你曾經經歷過的一樣,產生既視感的方式很多,比如觀看非常誇張的視頻,閱讀帶有誘導性的文章,以及你所聽到的聲音等,這些都會對你塵封已久的記憶有着直接影響。

小叮噹的口字旁的當,是當是港臺地區所用的噹直接翻譯過來的,後來因爲是錯誤的排版,就被取消了,再說愛我中華那首歌,開頭確實是56個星座56支花,但我們就覺得應該是56個民族纔對,12星座纔對,這一點都不奇怪,56個民族是大家兒時課本上的內容。看到這,曼德拉效應是不是真的?我們只能說,它是真實存在的一個現象,但絕不是那種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陰謀論,只要我們理性看待問題,就會發現,每一件事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即便他是錯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