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門兒盤得鋥亮

小編的話:11月4日,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內,多座石碑被遊客盤出包漿兒,其中包含金庸紀念碑、達摩石碑及院內多座石碑。據瞭解,石碑包漿因導遊帶領遊客參觀,講述碑文內容及石碑來歷時遊客撫摸祈福導致!看看網友評論:“有些就是專門讓大家摸的,遊客爲了討個吉利。九月份剛去過,每個導遊都介紹,摸這裏平安,摸那裏高升,不是遊客沒素質,是大家都圖個喜慶,福氣。要反對的是不能摸而亂摸的那種,那種就應該重罰,上徵信”“不知道你們到過華清池沒有?那兒有個楊貴妃的半裸女像,胸上被摸的包漿了!”那麼問題來了,包漿後更易腐蝕損壞還是不易腐蝕損壞?金庸紀念碑有什麼來歷?

腦門兒盤得鋥亮

包漿後更易腐蝕損壞還是不易腐蝕損壞?答案是不會。古玩可是包漿越厚越好,一定程度上能保護文物腐蝕和氧化。因爲表面粗糙度降低,摩擦係數減小,只會降低磨損,表面光滑後反應面積減小,加上人手上的油脂起到隔水作用,使腐蝕速度下降。你也可以理解爲在導遊的引導下,通過大量遊客“盤少林寺”,而達到對石碑保護的作用。就像這位遊客說的:“我承認 我就摸過那個大烏龜,還拍照留證據了。摸摸贔屓的頭,喫穿不用愁,摸摸贔屓的牙,金銀往家爬。摸摸贔屓的頸,一輩子不生病……後面的忘了,還有美女啥的,當時導遊就是這麼介紹的!”

贔屓

這位朋友說的“贔屓”(讀音:bì xì)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龍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烏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着石碑。贔屓有兩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贔屓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贔屓一方面爲實用之物,用來做碑座,俗稱“神龜駝碑”,另一方面,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義,象徵“長壽吉祥”,並帶有地位級別、圖騰崇拜、巫術崇拜等方面的涵義。人們在少林寺就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少林寺金庸碑

這塊刻有“少林祕籍,國之瑰寶,拜領珍藏,感何如之”字樣的石碑爲大師金庸所題,並於2001年5月18日在少林寺舉行揭碑儀式。石碑的下方刻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來自海內外的遊客因爲膜拜金庸先生,總會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摸“祕籍”和“金庸”四個字,和其他字相比,這四個字因包漿而閃閃發亮。

金庸

金庸訪問少林時,還順道參觀了嵩山的“儒林勝地”——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參觀時,金庸關心地詢問當年的講堂是不是還保存着?在主人的引領下,金庸來到了書院後院的一間小講堂,裏邊擺放着幾把古色古香的木椅。人們請金庸在正中的教椅上坐一坐,體味一番當年“二程”講學時的情景。金庸坐下後笑說:“在湖南嶽麓書院我曾坐過朱熹講學時坐過的椅子,現在又來坐‘二程’的教椅,真是榮幸。”

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