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蘇聯會給德國捅一刀。 我覺得,不會!我不懷疑蘇聯人的野心,本質上,蘇聯和德國是一樣的。 但是,蘇聯人已經有大西洋出海口了,不會冒險去打德國,對蘇聯而言更重要的是西亞,甚至印度洋出海口,擁有四大洋纔是蘇聯人更加實際的事情,助力也更小,畢竟打土耳其比打德國簡單多了……

如果德國不是去先忙着進攻蘇聯而去攻佔英倫三島的話,歐洲的歷史很可能改寫。在進攻蘇聯前德國強大的鋼鐵洪流席捲大半個歐洲。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戰敗,都是與兩條戰線作戰美國參戰有關。再者就是應對蘇聯的嚴寒,後勤準備不充分。若美國不參戰,德國不去進攻蘇聯,那麼歐洲會出現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用潛艇戰儘量切斷英國和殖民地的聯繫,迫使英國和德國談判,東面讓出部分利益和蘇聯媾和,全力消化法國和奧地利北歐等地盤。歐洲大陸形成德蘇並立的局面,拉攏美國把德國扮演成抵制紅色運動入侵的保護者,德蘇冷戰。當然美國肯定要挑起戰爭,要麼英德,要麼蘇德,沒有美國支持,當時英國也不會和德國死扛,德國條件只要不苛刻,德英也就媾和了,問題是打完英國也奄奄一息了沒啥好處,這一戰英國虧大了。問題是德國當時已經成爲一個軍國主義集團,沒有俾斯麥的戰略眼光和智慧了,俾斯麥當時可是左右周旋一直避免德國成爲公敵的。

現實沒有如果,當時的美蘇戰爭潛力不在德國之下,而且陸地接壤的蘇聯戰略縱深大,自然環境惡劣,任何時候開打,美蘇完全可以單挑德國,就算德國征服了英國,美國同樣可以在非洲登陸,進攻歐洲,更何況美國首先擁有核武,雖然歷史發展軌跡會不同,但結果都一樣,因爲德國距勝利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德國必須打蘇聯,蘇聯纔是德國的最大敵人,這一點希特勒明白,斯大林也明白,只是他們開打的時間不一樣,所以打不打英國,影響不打,二戰時期,德國想戰勝就必須打敗蘇聯,威震美國,這是必定戰略,

隨便怎麼打侵略者終將失敗。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講的通道里,分得清是非對錯的。人類社會不可能應該誰拳頭大歲就贏,武力征服必定不能長久。再說蘇德已經矛盾重重了,你不打人家,等人家準備好了一擊悶棍就把你打殘。

歷史上只是說英國只是接連的轟炸和海面封鎖,應爲英國是個島國,全靠海上供給,如果全國連續一到兩年沒有船進入,這個國家就會不戰而敗,二戰德國空軍只是爲了展示自己的重要性,沒想到沒有達到目的,其實戰爭越長對戰爭國越苦惱,財力人力消耗都會拖垮國家,只是爲了報一戰之仇!

主要還是不放心蘇聯,蘇聯貌似跟猶太人一樣被歐洲鄙視,一直防着他,其實說實話,當初希特勒要能跟斯大林合作,那即便老美參戰意義也不大啦,蘇聯軍工,資源!加上德國的軍工跟軍隊,海上不算,橫掃歐亞非大陸是沒問題的!

二戰德國陸軍很強大,有公論。空軍就不能說強大了。戰鬥機性能與英美戰機比早期豪無優勢,晚期直接落後。轟炸機更不提,沒有重型轟炸機。支援系統,雷達的裝備使用比英國晚的多,密碼被對手破譯自己茫然無知。前期英倫空戰,德國空軍在戰機數量及飛行員訓練水平都佔優的情況下,也無法取得勝勢,後期完全被碾壓,德國空軍綜合實力可見一斑。德國海軍,除了潛艇,真沒啥可說的,搞搞偷襲,打打商船,僅此而已,沒有制海權。所以他無法肯動英國,最多給英國帶來些損失,關鍵他自己耗不起,只能掉頭打蘇聯來拓展空間。不打蘇聯,西歐沒有國家是德國對手。德國人主要是蘇聯消滅的,查查英美死了多少軍人,消滅了多少德軍,再看看蘇聯死了多少軍人,消滅了多少德國軍隊。

佔領了幾乎整個歐洲和非洲,如果德國不想和英國打了,英國會爲了一個不存在的法國跟德國死磕?而已以英國的國力,死磕又能怎樣?如果沒有入侵蘇聯,美國未必敢趟這個渾水。說白了,還是勝利後的膨脹。認爲除了海軍,其他都是無敵的。與其讓軍隊閒着,不如找點事幹。其實德國穩固勝利果實完全可行。

如果真要打英國,不列顛空戰的目標應該是海軍,把艦艇炸個七七八八,然後一次性登錄,只要登錄幾個師,英國基本就完了。還是可見希特勒根本就不是奔着佔領去的,是想打擊人家的工業能力,結果對自己的實力誤判了。

德國足以穩穩地打下英國,第一)德軍不會珍惜自己坦克部隊,而盡全力一舉殲滅敦刻爾克三十餘萬英軍。第二)小鬍子不會受英國人轟炸柏林漱怒,空軍摶續英國殲擊機,當時英國人已徑沒剩多少了。第三)英國龐大你戰列艦艦隊不能危脅德軍,從一年多以後太乎洋戰爭結果看,它們只是海上的活靶孑,丙且德軍潛艇戰足以切斷外殖民地與宗主國聯繫。第四)別忘了英國旁邊還有個對它咬牙切齒的愛爾蘭,德軍完全可以與它合謀,先登陸愛爾蘭,集結人馬後再攻佔英國。第五)美園缶有租借法案,但羅斯福競選總統時保證不介入歐戰,是一年多以後日夲襲擊珍珍港,幫了德國人倒忙,使得關國人介入了盟國作戰。反之,英國人在大陸表失了全部參戰兵力從後,再沒有多少陸軍,唯一可從嚇阻德軍們龐大艦隊,在珍誅港之戰後就成了擺設,英遠東艦隊覆滅也是很好例子!英國人將難逃覆滅厄運!

這個事情只能說,希特勒除了演講還可以,以德國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在西方率先跟蘇聯建立良好的經貿關係,讓蘇聯在技術和經濟上跟德國形成互相依賴的關係並不難。然後蘇聯可以爲德國提供巨量資源,兩國關係也有蜜月期,這肯定是當時德國有識之士做出的努力,結果希特勒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頭腦。

我不懂得那麼多軍事,我只是覺得即使不攻擊蘇聯,德國最終的命運也會失敗。從自身來講,人的慾望是沒有滿足的,勝利只會讓自己的慾望更加膨脹,而膨脹註定會自取滅亡,物極必反的道理。其次德國打破了世界格局,必然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利益,羣起而攻之,德國必然成爲衆矢之的。最主要的,德國還有隊友,即使德國可以控制自己,可他的隊友未必像他一樣,小弟捅了婁子,最爲大哥的德國也不能置身事外,也要承擔風險。美國的參戰是早晚的事,只是日本讓人家計劃提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