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錯刀頻道 張一弛

時間回到2018年。

這一年,對中國家電行業並不友好,家電產品網購規模增速首次低於20%。

然而,在家電網購規模增速趨緩的背景下,有個巨頭們曾經忽略的領域卻逆勢上揚。

2018年,小家電零售規模爲1060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網紅產品、網紅品牌帶動的手持式吸塵器、高端吹風機、掃地機器人的零售增幅達到50%以上;最可怕的是個護類生活家電,比如眼部按摩儀、美容儀、剃鬚刀等、線上量激增80%以上。

要知道,這些小品類曾經都牢牢把握在國外巨頭手裏。

手動剃鬚刀品類更是如此,此前,吉列的全球佔有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而光是國內的市場佔有率就達到了85%以上。

在剃鬚刀行業,吉列無疑成爲了最大的“霸主”,這個地位甚至在119年的時間裏都沒有人可以撼動。

如今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在國產科技品牌不斷崛起的趨勢下,巨頭吉列,在中國還喫香嗎?

1手動剃鬚刀,

爲什麼會成爲高度壟斷市場?

吉列剃鬚刀是如何壟斷全球的?

手動剃鬚刀已經存在了100多年,在19世紀晚期,有人發明了“自助式”的剃鬚刀,但是沒有人買這種剃鬚刀,因爲性價比實在太低。

這時候,吉列設計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定價準則

將刀頭、刀片分開定價,將剃鬚刀按生產成本的五分之一賣出去,而成本不到1美分的刀片,他卻定價在5美分。

也就是說,刀架上虧的錢,完全可以從刀片上賺回來。但用戶算起來,每刮一次臉所花的錢,不到去理髮店刮臉花費的1/10。

當然,吉列敢這麼幹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專利技術:吉列的刀架只能配吉列的刀片,承載其雙刀片設計的美國專利也成爲了刮鬍刀界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專利之一。

在樹立品牌形象上,吉列也很捨得砸錢。

2005年,吉列簽下巨星貝克漢姆,用吉列公司自己的話說,貝克漢姆就是男人中的極品。

2007年,吉列又砸下了3650萬英鎊,請來網球天王、法國足球明星蒂、高爾夫明星三位重量級冠軍同時加盟吉列。

1998年吉列剃鬚產品投放市場,通過對國內飛鷹、犀牛等國產知名品牌的收購,快速獲得銷售渠道從而佔領市場,在剃鬚刀行業,吉列無疑成爲了最大的“霸主”。

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品牌沒有機會。

壟斷之下,其實還有兩大機會點,等待中國品牌挖掘:

首先,中國人剃鬚和歐美人剃鬚的不同。

歐美人的面部輪廓深邃,偏棱型,所以鼻翼與上嘴脣間的間距也就是人中較長,而亞洲人面部輪廓扁平柔和,偏圓潤,所以所以鼻翼與上嘴脣間的間距也就是人中較小,另外,與歐美鬍鬚硬粗茂密相比,亞洲人鬍鬚相對柔軟稀疏。

吉列是美國品牌,所以刀頭間距很寬很大,具體到用戶體驗上,就是亞洲人使用歐美的剃鬚刀時刀頭很容易很容易覆蓋到了脣上,因此需要反覆多次人中區域纔會刮的淨。

如何生產出更適合亞洲人剃鬚刀,這是第一個機會點。

更重要的一點,是觀念徹徹底底的變化。

如今,90後已經成爲主力消費人羣、而00後“後浪”消費心態已經把國貨品牌與國外品牌以平等眼光看待,年輕人已經不再輕易迷信大牌。

蘋果手機剛發行就跌破了發行價,反而國產品牌華爲、小米,預售即搶空。

除了需求越來越明確,當下的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更希望產品能帶有“社交”屬性——顏值夠不夠發朋友圈?能不能代表我的生活方式?值不值得向朋友推薦或者種草?

能經受住這樣“三問”的產品,或許纔是真正會被年輕族羣關注到的產品。

對於國產品牌來說,誰能率先形成自己品牌印記和差異化的品牌,誰就有機會向國外巨頭吉列發起挑戰。

2不懼吉列,煥醒憑實力崛起

2017年,曾在美的、飛利浦、奔騰等知名中外企業任職,在個人護理行業深耕了20年的祝永鋒,感受到了行業的變化和趨勢,成立了煥醒科技

專注精緻個人護理,以男士手動剃鬚刀爲核心,向吉列發起了挑戰。

電動剃鬚刀的確有很多好處,但手動剃鬚刀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剃得更乾淨,結構簡單,過程更有儀式感。

在電子顯微鏡的掃描下,被手動剃鬚刀剃過的鬍子,平滑乾脆。而使用電動剃鬚刀後的掃描,簡直就像是強行撕扯出來的一樣。

沒想到,憑藉一刀入局後,煥醒的手動剃鬚刀瞬間賣爆,銷售超過了200萬件。

怎麼做到的?

1、創新性設計,獨家專利技術

創新磁吸刀頭:傳統的卡扣設計如果經常更換刀頭,卡扣處就容易鬆動,而煥醒刀頭與手柄連接處的磁鐵用的是永磁,吸力強勁使用壽命長,不管過去多久磁力都不會消退。

創新一體折彎工藝術:區別於傳統的焊接式刀片,刀片處煥醒還創新地設計成折彎一體式刀片。

跟傳統點焊式相比,這種遞進式一體折彎方式,不會出現焊接縫隙,解決了焊點脫落後刀片形成凸起使用時易刮傷面部的問題,也規避了焊點氧化生鏽易滋生細菌的問題,使用起來更放心。

2、產品爲王,品質不輸大牌。

跟國外大牌PK,必須要真刀實槍拼產品。

煥醒手動剃鬚刀刀片,甄選日本HITACHI鋼材,由具有“世界刀城”的德國索林根製造生產。

說到德國索林根,可能很多人不瞭解。這座城市是名副其實的“刀城”。

早在中世紀即以刀劍著稱,像現代的雙立人、博克、三叉牌等國際頂級刀具品牌均誕生在這裏。每年都有很多刀具收藏愛好者來到這裏“朝聖”。

頂級的選材和加工藝讓煥醒剃鬚刀的刀頭特別鋒利且沒有拉扯感。

另外,相比常見的3到5層吉列手動剃鬚刀,煥醒的刀片有 6 層之多,刀片越多作用在皮膚上的壓力越小,剃鬚就更安全,6層刀片作用下就算是很硬的鬍子,刮一遍也就基本乾淨了。

3、顏值夠高,逼格不輸大牌。

煥醒在顏值審美上非常在線,每一款產品的設計都獨樹一格。

煥醒是手動剃鬚刀裏第一家爲剃鬚刀設計瀝水底座的品牌,讓手動剃鬚刀正式告別了只能放在牙刷杯或者掛在牆上的歷史。

創意的小火箭手動剃鬚刀,火箭造型,爲剃鬚刀注入了活力並提供了極佳的持握感,是科技與美學並存的典範,純金屬不鏽鋼材質的機身更是讓其質感卓然。

手動剃鬚刀整體屬於工業風,黑色加玫瑰金的銅環做裝飾,精緻又大氣。陽極氧化工藝的處理更讓其就算被刮傷,用溼巾探試後即可光亮如新。

4、細節用心,用戶體驗不輸大牌。

煥醒還關注了很多用戶剃鬚過程中的細節,並且優化了用戶體驗。

亞洲人鼻下與上嘴脣區間上下平均間距約13.5mm~14mm之間,煥醒刀頭爲13.5mm,市面上很多爲16.5mm刀頭更適合歐美人,煥醒刀頭設計更人性化,適合亞洲人理容剃鬚。

刀片與刀片間距僅0.15mm,因爲亞洲人的鬍鬚直徑一般在0.06~0.08mm之間,相比傳統的0.25mm間距的歐美品牌來講,煥醒剃鬚刀捕捉鬍鬚更靈敏(歐美人鬍鬚直徑在0.08~0.1mm左右)。

還有刀片背的L型造型刀,可以用來打理鬍鬚造型、修鬢角。

3中國品牌的成長,

有一個重要關鍵詞

煥醒能做出高品質、直擊用戶需求的產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中國品牌的逆襲崛起,有一個重要關鍵詞,就是:技術

在過去十年裏,交了高昂學費的中國人不斷苦練內功,中國的研發經費增加了三倍多,達到每年4400億美元,比整個歐洲的還多。

中國越來越多科技公司也正在用硬核科技力不斷震驚世界:

2019年5月16日,美國宣佈全面封殺華爲,毫不留情地中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在毫無依據的條件下,把華爲放入了實體名單。

而僅僅在美國宣佈全面封殺華爲的第9天,被視爲華爲操作系統的“備胎”——鴻蒙正式曝光。

8月9日,華爲正式發佈自有操作系統“鴻蒙”,國產操作系統鴻蒙初開,邁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這並不是個例。

從2012年開始,大疆就形成完整無人機軟硬件設施,從軟件研發,到螺旋槳、支架、平衡環,遙控器,每一個零件都是自主產權,都是中國製造。

煥醒科技創始人也有相同的產品理念:“市場上有錢、有渠道的企業很多,我們拿什麼競爭?拼的就是技術。”

除了手動剃鬚刀的創新外,煥醒的電動剃鬚刀也獨具創新點,煥醒研發的便攜電動剃鬚刀,只有一個AirPods的耳機盒那麼大,隨手就能裝進褲兜裏,就像跟屁蟲一樣,你走到哪就跟你到哪。

這個產品擁有多達15項專利技術,切實落實到產品的賣點,不僅吸引了用戶的目光,也成就了企業的核心力量。

另一款鼻毛修剪器,極簡的筆型設計,沒有用一顆螺絲和電線,利用了金屬外殼的導電性,高顏值的設計下產品的使用性也很值得稱道。

高達10000rmp轉速的馬達,只剪短不剪光的設計,讓這款鼻毛剪一經推出就成爲網紅產品。

更有擁有27項專利的磁驅電動剃鬚刀,其原理與磁懸浮列車同理,可分三段獨立拆卸,科技感很強。

正是由於掌握了這些核心技術專利,才讓煥醒等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更加遊刃有餘。

通過技術突破實現產品體驗升級,並且通過個性化的產品設計和高顏值外觀吸引消費者,再加上精緻包裝實現產品審美升級。

這樣的新國貨不賣爆也難!

刀哥點評:

近幾年,在國產品牌集體的逆襲,國外品牌的日子在中國的日子並不好過。

2018年初,LG越賣越差,最後宣佈退出中國;2019年,昔日超市一哥家樂福也賤賣蘇寧;疫情期間,ZARA、維密、Fovever 21大量倒閉;iphone12更是跌破發行價。

種種現象表明,國外品牌在中國躺着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從借鑑模仿到正向研發,從被國外品牌完全壓制到初露鋒芒,中國品牌敢向壟斷多年的國外巨頭髮起挑戰,需要勇氣,需要時間,更需要對技術的死磕。

這正是年輕的煥醒,一直在做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