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流傳着這麼一句話,叫“說話其實每個人都會,但不見得人人會說話”。

這句話看上去似乎有點矛盾,怎麼每個人都會說話,又不見得都會說話呢?這句話要是讓老外來解釋的話,估計老外想半天也很難想明白,這就體現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實這句話一點也不矛盾,反而蘊含着很深刻的智慧。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會說話,但卻不見得每個人都懂得說話之道。

那麼何爲說話之道呢?說話之道算是一門處世學問,說話之道也是一種處世智慧

一般來說懂得說話之道的人,不管走到哪裏都能夠喫得開,容易受到人們的歡迎和支持。

不懂說話之道的人不管在哪,都會遇到處處阻礙自己的人,很難得到人們的歡迎和支持。

高明的人一般都懂說話之道,通常很少會說錯話,知道什麼話可以說,知道什麼話不該說,話語拿捏得很到位,這些人往往人生能夠越走越順,也更容易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老話常說“禍從口出”,有時就是因爲我們不懂說話之道,說錯了話得罪了人才招來了禍患,所以不懂說話放到現在,真的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今天主要跟大家來聊聊,如果我們想留住好運氣,想要在社會上立穩腳跟,以下這3種話儘量少說。

一、嘲諷別人的話

相信在各位的身邊不乏有些,喜歡嘲諷和打擊其他人的人,有時可能也會嘲諷打擊我們。

比如我們覺得一件事是對的,這些人硬是說出自己的道理,來否定我們所認爲對的事情,有時我們做出了一些成績,這些人也總喜歡嘲諷我們。

似乎這些人覺得自己啥也懂,覺得自己的想法永遠是對的,相信大家都比較煩這些人。

的確這樣的人很令人厭惡,很多人都不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也很容易得罪人,容易給自己招來一些禍患。

其實總是喜歡嘲諷別人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是很自卑的人,正因爲這些人內心特別自卑,所以纔會通過嘲諷打擊別人,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強大的人。

可實際上TA們都是外強中乾,這些人的內心都十分地脆弱,這些人如果不加強內心修養,還繼續掩飾自己內心的脆弱,繼續去嘲諷別人來滿足自己,那麼終會有受到傷害的一天。

總之想要留住好運氣,少去說嘲諷別人的話。

二、悲觀消極的話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一些磨難,但每個人對磨難的態度都不一樣,有的人樂觀應對磨難,有的人悲觀應對磨難。

樂觀應對磨難的人們,一般不會怨天尤人,不會怪這個怪那個,TA們就算是心裏不舒服,也不會在別人面前表露,因爲TA們不想影響到別人的好心情,這樣的人往往非常受身邊人的歡迎。

悲觀應對磨難的人們,一般喜歡怨天尤人,喜歡說些消極的話,心裏不舒服的時候,就總喜歡跟身邊的人發泄,而在跟身邊人發泄的時候,很容易影響到別人的好心情,久而久之會讓別人感到厭惡。

你越是抱怨老天對你不公,你就越難得到老天的憐憫,而且你在抱怨的時候,好運也會從身邊離開。

抱怨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抱怨只會干擾我們的心智,對我們的發展沒多少好處。

與其在那裏抱怨浪費時間,不如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該怎麼把這個問題給解決,多從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不要遇到問題就埋怨別人。

就像如在如今的職場當中,很多人就認爲自己這麼努力工作,爲什麼領導就看不到自己的付出,反而賞識那些不如自己努力的人。

其實領導不會賞識沒有價值的人,那些我們所認爲的不如我們的人,這些人之所以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只是我們沒發現罷了。

所以說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遇到問題會先從自身找原因,這些人也都懂得管控好情緒,能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而不是在那說怨天尤人的話。

與其抱怨還不如去積極作爲,有時我們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要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總之想要留住好運氣,少說悲觀與消極的話。

三、太過直白的話

現實中有很多人覺得,說話總拐彎抹角的人,這些人都是虛僞的人,這樣的人不值得結交,而說話特別直白的人,纔是善良可結交的人。

因爲在這些人看來,說話直白就是坦誠,坦誠的人就是善良的人,說話直白所以根本沒錯。

可事實上說話直白的人,往往不會受人們歡迎,說話直白很容易得罪人。

就像如曹操的謀士楊修一樣,楊修說話時那可叫一個直白,曹操什麼心思他都能猜出來,關鍵的是楊修敢直接說出來,而且還總是當着曹操的面說。

可楊修最後落得個什麼下場?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最後楊修被曹操給殺了。

而曹操之所以會殺楊修,就是因爲楊修說話直白,曹操感受到楊修的威脅,所以才把楊修給殺掉了。

在古代說話直不是好事,即便是在如今這個時代,說話直白也不是件好事。

有時我們覺得說直白的話是爲了對方好,可往往那是我們站在自己角度而言的。

如果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假如對方是個很敏感的人,對方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別人以直白的話跟我們說,我們到底能不能坦然接受?會不會傷到我們的自尊心?

其實喜歡說直白話的人,往往這些人都比較自私,不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不會給別人一個臺階下,不會給別人留一些餘地,這些人往往容易得罪人,從而會給自己招致禍患。

總之想要留住好運氣,少說太過直白的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