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資中縣高樓鎮雨臺村一直有種植柑橘“不知火”的傳統,但由於缺乏種植技術、銷售渠道不暢,一直不成規模。近年來,隨着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該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不斷提升“不知火”種植水平,打通銷售渠道,讓“不知火”成爲了當地村民脫貧增收的致富果,村民們的日子也像“不知火”一樣越來越甜。

進入11月,“不知火”迎來了套袋的關鍵期,資中縣高樓鎮雨臺村的返鄉創業帶頭人申忠孝正抓緊晴好天氣在柑橘地裏忙碌着。

村民申忠孝說:“今年已經有不下於十個老闆來看“不知火”了,我的果子如果是按2.8到3元的賣的話,突破60萬元的收入應該沒有問題。”

別看申忠孝現在這麼熟練,幾年前,他還在成都務工,在“不知火”種植方面,還是個不折不扣的門外漢。

村民申忠孝告訴記者:“那時村裏沒發展企業和產業,大家都沒發展起來。因爲我們這裏已經成了產業園區,多數村民都回來了,只要果子的品質搞好了,是不愁銷售的。”

2014年,申忠孝在村黨支部書記楊正輝的鼓勵下,回到村裏發展”不知火”種植,並通過農民夜校學習相關的種植技術。

村民申忠孝說:“隨後政府加大力度,又組織人員到外面去參觀,到蒲江、丹棱、仁壽、樂山等地去取經。”

就這樣,申忠孝成爲了村裏的“不知火”種植能手,除了管理好自家的30畝“不知火”外,他還帶動村裏近百戶村民加入了種植“不知火”的隊伍。如今,雨臺村實現了家家戶戶種植“不知火”,種植面積達900畝。光是依靠種植“不知火”,村民們就能獲得平均每年10000元以上的可觀收入。

村民申忠孝說:“現在包包頭有錢了,想喫什麼就喫什麼,想買什麼就有什麼,能夠達到自己心裏的滿足,完成自己的心願,可以說是心想事成。”

種植規模擴大了,如何讓“不知火”賣得更好、銷得更遠?雨臺村開始從打通銷路上下功夫。2016年,雨臺村整合資金170餘萬元,修建了果蔬配送中心,將收購的果子存儲起來,並通過電商平臺發往全國各地。通過提供就業崗位,配送中心也爲村民們提供了一條實現穩定增收的新路子。

資中縣高樓鎮果蔬配送中心負責人楊英說:“平常時候我們的合作社有100多個人上班,其中貧困戶有30來人,主要是教他們如何進行果樹的管理、修枝、施肥、打藥這些,讓他們增收增產。”

村民張蘋說:“現在村裏“不知火”產業發展起來了,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所以說非常開心,希望今後的生活就像‘不知火’一樣甜甜蜜蜜的。”

2016年,雨臺村成功退出貧困村序列,2017年,雨臺村成爲全市11個脫貧攻堅示範村之一。從曾經的旱山村、空殼村、貧困村,到如今的示範村,雨臺村走上了一條穩步發展的蝶變之路。

資中縣高樓鎮雨臺村黨支部書記楊正輝說:“我們將以鄉村振興爲契機,搞農旅結合的“不知火”採摘節、觀光節,讓客人來留得住、耍得好,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