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要考慮養老的問題,無一例外。而社保中的養老保險,直接關乎着上億老人的養老生活質量。

正是因爲社保的重要性,所以我國基本上每年都會對社保做一些小改動,不斷完善社保體系。對於退休老人來說,養老金是晚年生活的基本保障,除了子女贍養和個人儲蓄外,養老金髮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爲了能照顧到更多的老人,我國養老金每年都在上漲,今年是養老金上漲的第16年,雖然上漲幅速度略有放緩,但總體還是保持在5%左右,這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少有的存在。

北大研究院院長姚洋曾表示,我國養老金的上調幅度過大,養老金的漲幅甚至比很多普通職工的工資漲幅還要大。

養老金的上漲是所有退休老人都想看到的,上漲越多說明自己到手的“退休工資”也越多,不過換個角度看,養老金不斷上漲的同時,也給國家增加了不小的壓力,因爲這意味着國家要拿出更多的錢照顧老人。

雖然目前社會保險基金是收入大於支出,養老金能夠足額髮放,但還是有部分地區的養老金髮放壓力比較大。

大家都知道,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養老負擔加重,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繳納社保,如此一來,養老金可能會面臨收不上來的問題。

對此,有專家提出建議,他認爲應該採取分級增長制度,也就是說不同階段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漲幅不一樣,這樣能緩解國家的“供養壓力”。

也有專家表示,我國目前企業退休人員的月均養老金數額爲3586元,基本能保障基本的生活開支,可以把養老金上漲的上限調整爲5000元,沒想到建議一提出便引起了老百姓熱議。

很多人說,自己的養老金只有幾百塊,根本沒有3000多,而有的人卻可以拿到6、7千甚至上萬,其實這是因爲我國實行的是養老金雙軌制度,什麼意思呢?

事業單位和普通企業實行的養老金體系是不一樣的,事業單位的繳費比例更高,普通企業職工到手的養老金就沒有事業單位的職工高了。相差懸殊的養老金,使得有人歡喜有人憂。

但專家提出的這個方案,讓“喜”的人反而“憂”了,特別是這兩類人。

其一是繳費時間長,數額大的人。有些人因爲經濟條件更好,所以上繳的基數更大,那麼養老金自然更多,但如果現在無差別的調整上限,無疑是對他們不公平的。

其二是一線城市的居民。大家都知道,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物價相對比較高,同是5000元養老金,在一線城市和四線城市的購買力是不一樣的。

所以今年養老金又進行了“小改革”,身體狀況不好的高齡退休人員和邊遠地區經濟困難的人員,國家將他們的養老金提高了5%,並給予一定的補貼。

同時,江蘇省也出臺了養老金新規,給養老金的上漲幅度設置了一個上限,具體表現爲,2020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增長5.4%,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不能超過3.9%,以此來縮小普通企業和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差距。

你認爲將養老金上限調整爲5000元合理嗎?或者你還有更好的建議嗎?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