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溯源的話,戰防炮其實是“戰車防禦炮”的簡稱,稱爲反坦克炮是後來的事情,它的火力劃分應爲“步兵支援火炮”,主要作戰對象是坦克裝甲車輛 ,當然了,你用它打碉堡打城門等固定目標也沒人管。看過《長沙保衛戰》的軍迷,都應該記得第10軍李本忠團伏擊日軍第六師團輜重聯隊的橋段,其中有個值得注意的細節。

李團長在部署伏擊陣地時,特別分配了“直炮”的配屬方案,所謂直炮其實就是戰防炮,因爲它是“直射火炮”,按彈道特性屬於加農炮的一種。正因爲可以直瞄直射(或稱平射),它纔可以準確打擊戰場目標,那麼在使用穿甲彈時,就可以毀傷裝甲目標。而第10軍當時裝備的,應該是蘇制45毫米口徑(1937型)戰防炮,威力相當可以。

作爲步兵支援火炮,戰防炮的合適配屬單位應該是在團級部隊,否則就失去意義了,因爲只有一線步兵纔會遇到敵人坦克裝甲車,或者碰到炸不掉的工事碉堡等等,這個時候兩發戰防炮的炮彈打過去,非常地解決問題。可惜的是,在抗戰初期中國軍隊戰防炮的裝備數量太小,炮彈亦不充足,否則日本人薄皮大餡的“豆戰車”怎麼可能猖獗一時?

(德制37毫米戰防炮)

在抗戰爆發之前的對德軍購中,國民政府總共買了124門PAK35型37毫米戰防炮(抗戰期間仿造了96門),由於狼多肉少,除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在團級建制編有戰防炮連之外,其它調整師只能在師直屬隊裝備一個戰防炮連,並且每連只有四門炮。哪怕是最精銳的第87師、第88師和第36師也不過如此(團級只有迫炮連和小炮連),其後果就是中國軍隊戰術單位的反裝甲能力極弱。

而華北敵後的八路軍更是一門也沒有,日本人才敢大搞“炮樓政策”,就是欺負我軍沒有直射炮,否則那些炮樓通通都是活棺材。日本人裝備的專門戰防炮(比如一式47毫米戰防炮)數量不多,可是狡猾的鬼子有針對性研發了“九二步兵炮”,而這種炮是可以曲平兩用的,那麼當它平射時再使用穿甲彈,就成爲了戰防炮,並且口徑還不小,達到了70毫米(就是炮彈初速慢了點)。

(戰防炮照片)

德械師基本拼光了以後,在蘇聯援助的軍火中計有37毫米戰防炮80門和45毫米戰防炮50門,總數也不過130門,中國軍隊200多個師攤下去簡直杯水車薪,那隻能優先裝備嫡系部隊,即便如此,號稱王牌精銳的第74軍,第一批蘇援到位時也只分配到了76毫米野炮8門和37毫米反坦克炮4門,在野戰中對付日軍的坦克和裝甲車,仍然有些力不從心。

比如在1944年蔣軍大潰敗的豫湘桂戰役中,河南段作戰也有亮點,那就是面對日軍第三戰車師團200多輛坦克的肆虐,劉戡的第14軍第85師戰防炮連,就在洛陽外圍一傢伙幹掉了七輛日軍坦克,給日軍以極大震撼,遺憾的是戰防炮還是數量太少,直到美援武器尤其是火箭筒的到來,反裝甲火力這一項的情況纔有所改觀。

(蘇制45毫米戰防炮)

比如美械裝備的第74軍,1944年底配備的37毫米戰防炮已達36門,這就有條件下沉到步兵團了,它另外還裝備着火箭筒36具和火焰噴射器54具,以及81毫米迫擊炮96門和60毫米迫擊炮108門,這都有效彌補了步兵支援火力的不足。湘西會戰中王耀武能夠胖揍日軍,與當時中央軍的火力大大加強密不可分,其速射輕武器和步兵支援火力、步兵伴隨火力,已全面碾壓日軍。

不過戰防炮作爲步兵支援火炮,意味着它必須是輕型火炮,否則攜帶和機動將變得困難,所以二戰時期的戰防炮普遍口徑不大、自重較小,用騾馬、小牽引車能夠拉着就跑,解放戰爭時期第74軍都是用吉普車拽着戰防炮的,比如德制PAK35型自重只有432公斤。當然這樣也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火炮威力不足。

在歐洲戰場上,德國人很快就發現37毫米的戰防炮對付蘇聯坦克簡直是撓癢癢,所以很快研發了50毫米口徑的戰防炮,也就是火力更強穿深更大的PAK38型。不過對付日本裝甲車輛,其實PAK35型足夠了,只是由於舊中國工業太弱,要不一口氣造出個千八百門來,每個步兵團都能裝備上一個戰防炮連,抗戰可就好打多了。

戰防炮的基本特點是彈丸初速高、直射距離遠、射速快、射角範圍小並且火線較低,溯源的話,應該是法國最先正式列裝的(1934年)。因爲戰車這個詞已經基本被淘汰,所以如今基本稱爲反坦克炮,並且現代反坦克炮已向自行化、兩棲化、大威力、遠射程和操作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跟抗日戰爭那個時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德械師戰防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