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一個人的標識,卻不是唯一的標識,想必你也一定遇到過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人。不過總有那麼幾個名字,和別人撞名的概率特別的大,比如說“劉德華”。

據統計,全國總共有超過1.6萬的人都叫“劉德華”,同名同姓的人多了,自然也就鬧出了不少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撒貝寧曾經爆料過這樣一段故事,爲了接待外國代表團來華參觀,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在地鐵上安排相關的接待人員,結果只聽他說到:“安排劉歡和劉德華負責接待。”

撒貝寧回憶說,聽到這句話,整個車廂都瞬間安靜了。

但是其實事情的真相是院長的某個同事叫劉歡,而他還有一個叫劉德華的學生,並非大家想象中的那兩位巨星。

和明星撞名,有時候也是一種煩惱,例如重慶武隆有個叫劉德華的小夥子,小時候考試寫自己的名字,經常被老師以爲他在惡作劇。長大以後做生意,一開始談得都不錯,但是當他遞上自己的名片後,客戶看到“劉德華”三個字,就會誤以爲他做人浮誇,刻意和大明星取一樣的名字。

當兩個都叫劉德華的人出現在一個場合又會是什麼樣的場景呢?在某次晚會上,主辦方特地請來了一位名叫劉德華的臺北出租司機和大明星劉德華一起同臺。不過這個安排可苦了主持人何炅,他一邊採訪說:“劉德華,你見到劉德華是什麼心情?”一邊自己吐槽這種感覺好奇怪。

其實,這些無傷大雅的小故事,歸根究底還是因爲作爲大明星的劉德華太火了。

從影30多年來,劉德華爲觀衆留下了數不清的經典歌曲和影視作品,粉絲人羣更是橫跨白髮蒼蒼的老人到少不更事的小孩。不過觀衆會這麼長情地喜愛一個明星,並不是僅僅因爲他有好作品,更因爲他是個值得敬佩的人。

從出道開始,劉德華就一直奉行“取之於民,饋之於民”的信念,這30幾年來,一直都在做好人、行好事,他所成立的劉德華慈善基金已經捐出了數億港幣。說起香港最有社會責任感的藝人,大家一定都會想到就是古天樂、成龍以及劉德華。

而作爲一名偶像,劉德華也始終在盡全力來讓粉絲們過得更好。

曾經有一次,劉德華正在籌備演唱會,正好收到了一封來自呼和浩特的粉絲的信。粉絲在信中說:“我太窮了,買不起飛機票,可能這輩子都不能去看你的演唱會了。”

看到信後,劉德華當即決定把演唱會的舉辦場地改成呼和浩特。

每年華仔都會在生日的時候舉辦線下演唱會,滿足粉絲和他一起過生日的願望,今年爲了不讓大家失望,他特地舉辦了人生第一場線上演唱會,真的很寵粉。

所以,太多人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劉德華”,就是因爲他不僅帥,而且有社會責任感,讓自己的兒子像劉德華,正是對他/她最大的期許!

沒錯,華仔就像這些父母期許的這樣,總是希望能給粉絲最好的。

比如,在意外不斷的2020年,華仔也用自己的方式來安撫粉絲,爲大家帶來了一部能夠帶來力量的新電影——《熱血合唱團》。

在影片中,華仔首次挑戰音樂教師的形象,扮演一位音樂指揮家,帶領着一羣問題少年一起組建了“熱血合唱團”。而他不僅是音樂指揮家,更是心靈指揮家,在教學生們音樂的同時,也幫助他們戰勝心魔,走出人生低谷。

爲了演好這個角色,華仔還特地到香港某兒童合唱團去找專業的音樂指揮家請教,看得出對待這部作品非常的用心。

泰戈爾說:“上天完全是爲了堅強我們的意志,纔在我們的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

這部電影選擇在這個時候上映,其實正是希望通過這個故事來告訴大家:

即使生活有再多的不如意,只要擁有堅強意志,一定能重回人生坦途。

這是華仔對粉絲的寄語,用電影的方式,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正是因爲華仔這麼多年來不僅自己是個好偶像,而且心繫粉絲,所以才能在娛樂圈成爲常青樹,他的名字纔會那麼有影響力。

而面對華仔的一片好意,希望大家也不要辜負。

11月13日,走進電影院!觀影華仔的治癒電影《熱血合唱團》!不見不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