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八年兵,打了六年仗,記憶中最慘烈的戰鬥就是抗美援朝戰爭,那真是九死一生!”前天,當靖城街道東南村90歲的顧三忠再次談到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那段記憶時,激動得滿眼噙淚。1951年至1953年期間,顧三忠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還參加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並榮立三等功。

顧三忠1948年參加解放軍,先後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並於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2月,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12軍103團汽車連班長的顧三忠,和戰友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啓了保家衛國的艱苦戰鬥。

“美國人的武器太先進了,每場大戰開始,敵人都是飛機、坦克、大炮輪番轟炸,部隊躲在機械鐵甲後面,我們既要頂住天上的飛機炮彈,還要扛住地上坦克的攻勢,每天都是生死戰。”顧三忠回憶。

這其中,顧三忠參加的最激烈的戰役是上甘嶺戰役。上甘嶺是山脈地形,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在此形成了反覆爭奪。這場戰鬥持續時間長,敵人炮火十分密集,調集了飛機3000多架次、坦克170多輛,對志願軍陣地發動猛烈進攻。“一天有幾萬發炮彈打過來,我們只能躲在自己在山上挖的坑洞裏。白天打不過敵人,我們就白天休息,晚上組織反擊,與敵人展開游擊戰、陣地戰和拉鋸戰。”顧三忠說。

在一次反坦克作戰中,顧三忠與戰友們受制於武器的落後,只能依靠爆破筒遠程進攻坦克履帶。爆破筒離遠了打不準,離近了又會有生命危險。面對着步步緊逼的坦克,顧三忠沒有猶豫,他抱起爆破筒飛奔到前線的戰壕裏伺機瞄準,同時點燃引信,成功炸燬了坦克履帶。由於距離過近,顧三忠躲閃不及,被飛來的彈片劃破了太陽穴,光榮負傷,並留下了後遺症

上甘嶺戰役的慘烈,讓顧三忠和他的戰友抱着隨時犧牲的決心。“根本想不到自己能活到最後。那時候每到晚上,戰友們除了互相打氣外,最常說的,就是晚犧牲的要幫先犧牲的戰友寫信給家人。”顧三忠說,在作戰前,所有人都要在衣服的內襯裏縫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以便日後犧牲可以查證。

1953年7月,朝鮮戰爭進入停戰階段。這時,部隊清點人數,顧三忠最初所帶的班,由於戰鬥性減員,先後補充了十多批次近80人。

停戰過後,顧三忠跟隨部隊返回祖國。坐着火車顛簸了近五天五夜,他終於在睡夢中聽到戰友的呼喊:“到祖國了,到祖國了!”驚醒過來的顧三忠,趕忙站起身子向窗外望去。熟悉的景色映入眼簾時,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當即落下了眼淚。

1957年,顧三忠從部隊轉業回到地方,直至退休。如今,儘管已經90歲高齡,顧三忠精神矍鑠,談起抗美援朝戰爭依然記憶清晰。“經歷過那場戰爭,更知道如今的和平和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回想戰爭,最讓我難受的是犧牲的戰友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顧三忠說,想當初,支撐自己堅持到最後的信念,就是要堅決完成黨和部隊交辦的任務。

顧三忠保存的紀念章。

責任編審:王平 朱正

記者:賈秋敏

編輯:張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