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坑道里架线,饿了两天两夜。什么时候电话线接通了,我们什么时候撤退。”看着手中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家住新桥镇礼士社区的88岁老人李成才眼圈红了。上世纪50年代,他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以电话班一员的身份,义无反顾地踏上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用血肉之躯“串”起了一根根电话线。

抗美援朝

1953年年初,21岁的李成才不顾家人的阻拦,报名参军。短期集训后,李成才就跟随大军从镇江出发,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作为一名工程兵团的电话兵,李成才要背着60斤重的电线与枪械弹药,跟在前线大军中架设电话线。“队伍打到哪,通信设备就要架到哪,把前线信息及时送出去是第一要务。”李成才回忆,有一次,他被安排与战友在漆黑的山底坑道里架线。架线途中,他与前方架线人员失去了联络,身上带的干粮也告竭,但他依然坚定地向前方架线,渴了就用舌头舔石壁上的水珠,累了就原地休息。“我在坑道里两天两夜没饭吃,愣是凭着一股劲坚持下来了。”李成才说,等到后方援军赶来时,自己已饿得奄奄一息,回到营队休整后才得知,原来自己前方的4名架线员已全部牺牲。李成才也因这一次架线任务被部队表彰为三等功。

停战后,李成才因架线工作出色,被上级派去军事教导营学习,同时担任培养新兵的任务。战火虽停,但朝鲜已是满目疮痍,时任电话班副班长的李成才又与战友们一起,帮助当地百姓恢复建设,并为部队准备过冬粮草、物品等。在一次外出探雷过程中,李成才突然口吐鲜血,军医诊断其患上了十二指肠溃疡,病因就是长期在前线架线而落下的胃病。1957年7月,李成才因病退伍,选择回到老家新桥镇谋生,一直从事车票业务工作,直至56岁退休。近五十个月的抗美援朝经历,成了李成才最引以为豪的人生履历。

图为李成才家中收藏的纪念章与纪念册(纪念册上的“李成财”系登记错误)。

如今,走进李成才的家中,“光荣人家”铭牌被高高地挂在大门之上。李成才时常遇到街坊邻居的探问,会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的参军经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我能为党的事业、为国家的安全而战斗,就算牺牲掉自己的生命也值了。”李成才感慨地说。

责任编审:王平 朱正

编辑:张亚

来源:靖江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