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航天發展有目共睹,其中中國空間站更是成爲中國航天發展的里程碑式成果。而在此前,一直有傳言中國曾申請國際空間站,卻因爲美國的阻撓而被拒絕。可如今終於真相大白,事實上中國從未申請加入過國際空間站,別再被謠言誤導了。

根據中青網報道,在2017年時,天宮二號總設計師受邀參加《開講啦》這檔節目時,朱樅鵬在被問到我國是否又被國際空間站拒絕時,明確表示沒有。甚至朱樅鵬表示我國當時根本就沒有申請過國際空間站,所以更別提被拒絕。

至於理由,其實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方面,在此前我國航天科技並不發達,所以那時還不需要國際空間站。至於後來,隨着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封鎖,我國航天科技也下定決心,走獨立自主這條路線,並制定了打造中國空間站的“三步走”戰略,而如今已經走完了其中的“兩步”。

根據朱樅鵬的說法,“三步走”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分別是實現航天員可以往返太空和地球,以及在空間站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這兩點目前均已做到,當年的神州一號至神州六號均可載人往返。而如今我國的空間站也實現了空間交會對接,不僅有實驗室,還有專門負責運輸、補給以及多人居住生存的空間。目前繼天宮二號之後,神州十一號和天舟一號均圓滿完成任務。至今只差第三步,那就是將中國空間站擴大規模,成爲可供多人長期駐留的空間站。

既然當初並不存在美國故意阻止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爲何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其實這裏有一個以訛傳訛的無解,那就是所有國家均可以申請空間站,但前提是要拿出有價值的項目。畢竟空間站面積有限,還需要考慮到其安全性以及研究是否符合聯合國的要求等等,這就需要對各國申請的審覈項目進行考量。從這一點來看,準確地說不是我國拒絕了美國申請加入空間站,而是拒絕了美國申請的空間站項目。這其中,有着本質的區別。

在談到申請的項目時,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林西強表示,我國的空間站使用其實要遵守一套嚴格的篩選,一般而言重要考量四個大原則。第一原則,必須符合和平利用太空這條人類需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則,而且這條原則是聯合國的規定。第二條原則,那就是參加審覈的項目要具備突出的科學意義。第三條原則,要有與之匹配的技術方案,確保工程可以實施並且不會給空間站帶來威脅。第四個原則,那就是項目研發費用自理。

當談到美國申請的空間站項目被否定,只能說美國“不行”。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爲,美國項目之所以被否決,是因爲美國根本就沒誠意拿出好的項目,畢竟美國擔心好的科研項目在中國空間站做研究時被“窺視”。更何況如今國際空間站還在正常運行,美國自然沒必要將更好、更具備價值的項目拿到中國空間站進行研究,所以項目被否定很正常。

據悉,當今國際空間站其實早應該報廢、遺棄,不過由於沒有“可替代”的空間,所以國際空間站的報廢時間一延再延,預計在2030年會被廢棄。不過到時會不會廢棄還不好說。另外,美國NASA計劃在2022年開始建設月球軌道空間站,所以在未來太空探索中中美之間的競爭很可能更爲激烈。所以對於中國航天科技者而言,未來還需努力,始終不能懈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