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階段,臺灣那邊不太消停,而一直想要坐收漁翁之利的美國也沒有閒着,接連對臺出售大批武器裝備。看到這樣一則消息。美國國防部宣佈以6億美元向臺灣出售4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一些臺灣人甚至公然叫囂,有了這4架MQ-9B,將足以讓我軍登陸部隊造成巨大傷亡。那麼,這4架MQ-9B到底對我軍威脅有多大呢?其實,從美軍近期一系列軍售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來說,MQ-9B是MQ-9系列的最新產品,也是當下一款性能比較出色的察打一體化無人機。負責研發MQ-9系列的的美國通用原子公司不僅將該系列衍生出軍用和民用兩大系列,還在細分領域不斷拓展。僅僅從任務模塊來說,目前就有空軍型號、海軍型號等。以對臺出售的衍生性“海上衛士”來說,它的翼展爲24米,最大航速370公里每小時,最大航程超10000公里,續航時間近50小時。從數據參數來看,這是一款注重航程優勢與續航能力的大型無人機。

一般來說,在不考慮制空權優勢的前提下,一旦我軍發起登陸作戰,MQ-9B的確可以憑藉滯空時間與航程優勢,在空中對我軍登陸部隊發起攻擊,特別是它的飛行高度達到了上萬米,完全可以躲過野戰防空炮火和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的打擊。在保證生存能力的同時,其攜帶的攜帶GBU-12激光制導炸彈、AGM-114地獄火反坦克導彈足以對地面有生力量和輕型裝甲部隊造成巨大威脅。然而,上述這種作戰場景並不會出現在臺海戰場。因爲美軍出售給臺灣方面的MQ-9B僅僅是安裝偵察設備的縮水型號。或許有軍迷會問了,有着“死神”名號的MQ-9B失去了進攻手段,還值得臺灣當局掏出6億美元豪購嗎?答案是肯定的。

因爲從功能定位來說,MQ-9B除了作爲一個強大的火力點之外,同樣也扮演着“空中哨兵”的角色。在設計環節,擁有一系列高科技設備的MQ-9B完全可以執行各種偵查、監控、監聽和數字中繼通信任務。美國方面也非常清楚,僅僅依靠幾架MQ-9B無人機的火力,根本無法對解放軍登陸部隊造成傷筋動骨的威脅。因此,這次出售給臺灣的四架偵察版MQ-9B,實則是爲一系列裝備提供信息情報服務的。

按照路透社等美國媒體的報道,近階段美國陸續出售給臺灣的裝備包括100套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11套“海馬斯”遠程火箭炮系統、F-16V戰鬥機吊艙等。毫無疑問,“魚叉”和“海馬斯”就是美國爲應對解放軍登陸作戰所準備的王牌武器。這兩款裝備沿着海岸線部署,足以憑藉着機動化作戰優勢對我軍登陸部隊造成一定威脅。特別是這批Block II型號的“魚叉”導彈,很有可能安裝了新型GPS接收器及飛控系統,可以在複雜的海況環境中保持飛行穩定性和打擊精確性,其機動變軌和末端突防能力都非常出色。

美國出售給臺灣MQ-9B的目的,就是爲了給兩大遠程攻擊武器提供備用信息支持。畢竟,解放軍擁有強大的電子干擾作戰能力,一旦戰事開啓,早遭遇電磁干擾之後,“魚叉”和“海馬斯”都會提前暴露目標,進而遭遇解放軍遠程炮火和海空打擊力量的飽和式打擊。MQ-9B的任務,就是在臺海上空充當預警機的角色,爲臺軍及時掌控戰場動態,保護有生力量提供幫助。

當然,美國人打得一手好算盤,還是過於低估瞭解放軍的立體化作戰能力。僅僅是對付MQ-9B,其實就有很多種反制方法。比如,在MQ-9B起飛之後,我軍的的電子戰飛機完全可以對其進行數據鏈干擾,進而讓其迫降或墜毀。與此同時,除了全面擁有制空權和制海權優勢之外,我國還擁有強大的衛星偵察網絡,足以對臺軍的衆多軍事目標、基地瞭如指掌。戰事開啓後,在提前掌控MQ-9B部署地點後,我軍完全可以派出性能更出衆的彩虹-7型無人機,藉助隱身飛行狀態對其進行遠程精準打擊。總而言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美國和某些勢力妄圖藉助幾架無人機興風作浪,實在是過於異想天開了。(舍娃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