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冬天來,千家萬戶打工人。

朱梓驍還口嗨自己曾到工地打工……導致衆多網友被騙。

但是,“打工人”這個梗可不是人人都適用的。

一夜之間,全民“打工人”?

前不久我們還喊着“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卻一夜之間從社畜變成了勵志打工人。

畢竟在莫得錢也莫得甜甜戀愛的社畜們身上,也只有打工能讓自己真正地充實。

但是用在本身並不“無產”,卻非要自詡打工人的情境下,就變得格外諷刺了。

寶馬官博向“打工人”發來早晚問候,配圖居然是少說也要200萬的M系跑車……

這條微博直接被真正的打工人們羣嘲,官博也不得不編輯掉“打工人”字樣道歉。

明星們蹭起打工人的熱度更是花樣百出。

鹿晗新出的專輯cue“打工人”,工作室稱唱出了打工人難以吐露的真實情緒。我就想問,所有工作都被捧着的明星,寧真的懂打工人的“真實情緒”嗎?

虞書欣工作室宣傳“忙碌的打工人”,但是Vlog裏的內容卻是穿着CHANEL vintage 擺各種姿勢拍美美的照片。

你可別跟我說她這是在熬夜工作,普通打工人熬夜加班還得用996福報麻痹自個呢。

如果打工人的工作內容是做個美美的造型拍一套美美的照片的話,“打工人”這個詞可能是“我不配”。

各種綜藝、電視劇也蹭“打工人”的熱度,前一秒關曉彤還是在逃格格;

下一秒就能被節目組安排成香菜都喫不上的打工人。

咱們彤姐心裏真的願意嗎?

還有最近新上的電視劇裏的這位大女主,相中的駿馬就要從男主手裏硬買。搶過來馴服不了,把一路上的攤販全砸了。

還闖進刑場差點被當場拿下。

最後事情是怎麼解決的?當然是女主大喊一聲“我爸是宰相”,行刑官就笑眯眯地放她走了。

然後你跟我說你是“打工人”?

而受害的擺攤打工人們也沒有等到解決,女主從法場出來一頓嘴炮說服男主,騎着駿馬沿街而去……

看來就連當代電視劇導演都不在乎打工人的死活。

藝人團隊有空每天琢磨怎麼給藝人蹭熱點,不如找個靠譜的演技進修班讓藝人好好進修一下。

不要前幾天蹭“在逃公主”的熱度;

過幾天又蹭“打工人”熱度。

到處亂蹭,不怕蹭得自己一身灰嗎?

明星也要“打工人”?大可不必

“早安,打工人”是衆多“早安,XX人”中唯一一個出圈的熱梗,“尾款人”“定金人”“上學人”“塌房人”等一系列同胞兄弟和“打工人”彷彿小透明和巨C般地位懸殊。

火速晉升爲“打工人,打工魂”的“打工人”梗,在最近的一個月爆發並非意外。

從今年一年來講,由於疫情,很多行業受影響,最基層、也是數量最龐大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業者紛紛表示:今年真的很難。

即使本身工作沒有受到影響,圍觀其他行業的不合理規定等一系列讓“打工人”感到心累的環境與現實,也讓衆多網友自發加入了自詡“打工人”的行列。

所以,這個梗從連影視行業寒冬都沒哭過窮的藝人嘴裏說出來,不知道這到底是在嘲諷真的打工人,還是真的是脫離大衆太久,以至於不知道這種形容到底都能用在什麼人身上。

且不論已經有自己工作室,自己就是老闆的藝人,到底哪來的臉說藝人是“打工人”,咱們不分是工作室還是簽約公司,從各個意義上,明星都跟打工人屁邊兒不沾。

打工人可以說要休息就休息嗎?NO。

在之前何潔與赫子銘的離婚糾紛裏,雙方都提到過,男方有半年休息半年工作,在離婚後的採訪裏,更是提到,他每天有三小時可以健身,四小時看書。

而打工人,如果按不加班的情況,朝九晚五,早上7點半起牀,洗漱出門+喫飯(不包括做飯)+通勤在一個半小時,下班回家+洗澡+晚飯,已婚已育還得加上接送孩子,起步兩小時,睡覺8小時以內,那剩下的時間也不過就三四個小時。

赫子銘還算是個“自律”的糊咖,更多藝人屬於突如其來就有了即使是私生粉都不知道的神祕行程。

日常忙到飛起的楊冪,要和好朋友張大大到日本放鬆心情,也是說走就走的事~

(圖片拍攝於3月)

鹿晗被爆和關曉彤去日本玩,官方說是“去日本見舞團”,敢一邊工作一半玩的“打工人”怕是不多;張雨綺沒上《姐姐》之前,還是一邊說“高危行業”一邊國外遊的碎鑽碾壓者。

即使連不紅的愛豆,都可以在戀愛腦的加持下,要當一次“起來,不願被粉絲奴隸的人”,說自己男團夢碎,打工人請個假都沒這份底氣。

打工人能靠打工實現財務自由嗎?想得美。

很多明星都發過這樣眼熟的牢騷:“藝人這份工作很辛苦”“藝人們的辛苦是外界無法理解的”……手擦破個皮,感冒發燒,都要跟想充當國家實驗項目一樣,和全國打工人報備。

工作起來強度確實高,但前面已經說了,明星不工作的時候非常閒。

關鍵是,人家可以短期內就實現大部分人一輩子的財務自由:明星片酬千萬還哭窮?社畜有被冒犯到

連一個糊到不行的小愛豆,常駐錄製20天綜藝就能收入80萬,連隨行人員的喫喝拉撒都由節目組管。

你們是“打工人”,那我只能是工人了,只有被打的份。

你跟明星說你賺得多,他跟你說我比你累;你跟他說我們也累,他跟你說這是你們對我們誤解多——

可錢對你們誤解少哇。

同樣是購物節,打工人是在爲省幾十塊守零點,拿出當年學數學的氣勢,算哪個可以湊津貼,哪個前一分鐘免定金,哪個前3000件買一贈一……

與此同時,李佳琦等帶貨主播們,熬夜已經是賺大錢。

更別說趁雙十一期間到處去客串直播、晚會的明星們了,充實了一個又一個的購物晚會,走個穴賺的錢怕是可以直接清空打工人的購物車。

打工人在邊省錢邊花錢完還要繼續工作,而明星們這波工作完就可以繼續放假,開始真正的買買買,買到放不下、累了、眼疼爲止。

不算那些靠在違法的邊緣發家致富的渠道,我實在是想不出來到底還有什麼行業能比娛樂行業事少錢多了。

如果這樣都要蹭“社畜”的究極體“打工人”熱度,那就希望蹭熱度的藝人能跟真的打工人一樣,拿出幹活的激情和認真。

不管是打工人還是豪門,大家都並不想看“人上人”

不僅是藝人帶頭給自己搞五花八門比鉢鉢雞還豐富的人設,藝人在粉絲的嘴裏也是天天分裂。

藝人上節目、走紅毯,往往裝扮做“豪門姐弟。

到了粉絲維權的時候,“豪門”頓時破產,一個個都說自己家藝人是“委屈小打工仔”。

有人就要問了,大家都稱呼某某藝人出圈的圖叫“在逃公主”、“豪門姐弟”,怎麼他們自己就不能用了?大家都說自己是“打工人”啊,藝人說一下有啥不得了的嗎?

對。有些詞,還就是別人用合適,自己說不合適

有些詞就是隻適合自謙,你可以說自己孩子是犬子,你能說你朋友的孩子是犬子嗎?有些詞就只能用在別人身上,說別人來自己家“蓬蓽生輝”可以,還能說自己去別人家,讓別人家“蓬蓽生輝”嗎?

換句話,如果把“打工人”換成同等概念的“無產階級勞動者”,哪個藝人敢拿這些詞造梗呢?在歐洲國家,女藝人敢把等同於“君主立憲制國家君主的女兒/姐妹”的“在逃公主”當段子給自己貼金嗎?

粉絲、路人看到帥哥美女走紅毯拉風滿滿,誇一句“豪門姐弟”,是誇藝人氣質好、衣品佳,並非誇藝人今天的衣服是不是幾十萬,是一般老百姓買不起的款。

同樣地,大家看到女藝人的照片,誇一句“公主”,也是形容女藝人靈動高雅、拍攝氣氛好,不是要說女藝人與普通女孩出現了階級區分。

說到底,“打工人”,“格格”、“在逃公主”、“豪門姐弟”這類詞,恰好反映了會拿這些當梗形容自己的藝人(或者是藝人團隊)的腦子只配裝屎殼郎。

“工人”是無產們的理想,“打工人”是無產們的現實,拿別人的痛點和自嘲當給自己加熱度的爛梗,不要臉。

在這些年涉及自嘲的用詞裏,先是“屌絲”,再到“社畜”,到如今的“打工人”,是存在着勞動者對環境認知與自我認知的覺醒的。

曾經幹着錢少事多的工作者,只會被瞧不起,但越來越多的勞動者認識到,自己確實努力了,現實就是很難。

一次一次的詞彙更迭下,即使勞動者們還是從事着一般般的工作,卻要給自己留一點體面。不再是low感滿滿的“屌絲”,也不是把自己不當人的“社畜”,我們就是“打工 人”,即使很普通,也沒什麼大不了,大家都是工作者。

請問那些想休息就休息,想玩就玩,不差錢不差房,還創造不出什麼藝術卻說自己是藝人的藝人,你們搞人設爲什麼不搞最貼近實際的廢柴人設,反而要貼我們勤勞勇敢的打工人呢?

幹不好就說自己沒辦法,上個演技綜藝把甄嬛演成孫答應,還好意思說工作困難,困難你……你哪兒呢?

演藝圈裏確實有些非常拼的藝人,敬業精神令人尊敬,如果一個人做得足夠好,業內、路人都會讚賞。

也往往是這些真的創造出值得回味的作品的藝人,不會貼什麼“打工人”標籤,只會認同藝人做到了TA該有的職業準則。

E姐結語

看到這裏,肯定有人想說,是不是對藝人太苛刻了,他們也無非就是拿這些頭銜開開玩笑?

不用說時間回到建國初,就是時間退到20年前,哪個藝人敢在一個爲了破除封建方面拋頭顱灑熱血,花了百年時間才造就了新社會的國度,拿別人的痛點來開玩笑?真那樣做的話,也早就糊鍋底了。

相對來說,虞書欣關曉彤雖然玩梗,卻也還掂得出斤兩。

關曉彤也有說清朝早敗了

如果琢磨不出自己到底是不是“打工人”“豪門姐弟”或“公主格格”,那麼請回答我們的“打工人十問”——

打工人上班有粉絲夾道送花嗎?

打工人休息時有人給端茶送水嗎?

打工人下班有司機豪車接送嗎?

打工人有一個項目上百萬上千萬的收入嗎?

打工人有懷孕時工作放水還能拿高收入的嗎?

打工人有說走就走熱帶海島隨心遊嗎?

打工人維權可能有一羣聲援者,要跟老闆談條件嗎?

打工人發牢騷有人幫買評轉和控評的嗎?

打工人會有那麼多時間和錢同時約會各種網紅的嗎?

打工人那點可憐巴巴的工資,會被稅務部門關注嗎?

今天的話題是:

你能接受明星蹭“打工人”熱度嗎?

來評論區說說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