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6日從瀋陽市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全市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不斷夯實“六穩”基礎,堅決守住“六保”底線,主要指標逐月回升,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 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9.9億元,可比增長2.9%,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農作物長勢良好,全年糧食產量有望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持平,扭轉了8個月以來的下降局面。其中,三季度增長12.5%,與二季度持平。當月增速連續6個月正增長,9月實現10.3%的雙位數增長。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佔全市增加值54.3%,同比增長4.1%,向上拉動全市增加值增速2.1個百分點,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從重點行業看,汽車製造業增長2%,較上半年提高6.9個百分點;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5.4%;電氣機械和器材、醫藥、通用設備增速分別比上半年提高10.5、10.2和13.6個百分點。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4%,比上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從當月增速看,9月份當月投資比8月增長15.4%。從新動能看,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5.4%,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3.1%。從民生及社會領域看,教育投資增長40.1%;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76.5%;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投資增長22.2%。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8.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7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增長4.3%,比二季度提高11.8個百分點。與民生相關的“喫用”“健康”等品類熱銷,飲料類實現增長19.8%,日用品類增長24.8%,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7.2%;汽車、石油等重點品類逐步好轉,汽車類下降5.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6個百分點;石油及製品類下降28.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1個百分點。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67元,同比增長0.3%,實現轉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74元,增長7.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8844.8億元,同比增長4.1%;本外幣貸款餘額17966.2億元,增長9.8%。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9%,漲幅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落2.1、0.6個百分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