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給很多人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90年代的時候,破舊的房屋,很多人家還都在使用土竈在做飯,其實這是一種老眼光,如今的農村發展特別大,整體村容村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農民的思想觀念也早已經不再是傳統觀念,說得直白點,現在的農村除了生活環境可能有所差距,但人們意識都越來越超前。

而要談及農村在待客之道上的變化也有,淳樸好客當然是說的農村人,以前很多城裏人來農村做客的時候總會熱情招待,其實這就是說明了一點,以前的農村人對於親戚朋友看得非常重,即便你來做客不拿東西,農村的朋友都會熱情招待,即便家裏不算富裕也會拿出家裏最好的東西招待你,可是現在隨着農村的發展,這種淳樸好客的傳統似乎有了改變,很多農村人對於城裏來的親戚朋友來家裏做客卻高興不起來,可能很多人看到此以爲是不是農村人不好客了呢?其實不是這樣的,下面答案來了。

其一:來了不拿東西反而喫拿卡要

現在社會有這麼一個詞語叫“喫拿卡要”,這是說的一些當官的,其實用在一些到農村做客的城裏人身上一點也爲過,有不少城裏人瞧不起農村的窮親戚,到農村去走親戚也不帶什麼禮物,一開始就是覺得是去走走看看,去農村走親戚完全當成旅遊,可是農村人對於這些事情看得比較重,關鍵有些城裏的親戚來了不但不拿東西,反而臨走的時候還要拿很多東西走,從城裏來農村做客,自然要喫飯,喫飽喝足之後,很多人看到農村一些綠色的蔬菜或者養的土雞或者雞蛋總是會帶走點,以前熱情好客農村人嘴上不說爲了面子,可是現在面對這樣的城裏親戚往往都比較反感。

其二:來農村總覺得高人一等

都說農村人攀比厲害,不過很多城裏親戚到農村來同樣也是如此,他們眼中的農村就是“髒亂差”,老百姓不光窮見識也比較少,認爲農村人就是鼠目寸光啥也不懂,而自己說的什麼都是對的,覺得高人一等,比如說有的人可能也是農村出去的,但是在城裏娶了城裏的媳婦有了孩子之後,回到農村老家,這媳婦看什麼都不順眼,嫌棄廁所是旱廁,碗筷不乾淨,睡覺的地方有蟲子,覺得農村根本讓無法生活,這樣的城裏親戚來到農村,自然沒有人會歡迎。

其三:沒有共同語言

不在一個圈子裏聊不到一塊去,這是現在很多人常說的話,在農村大街小巷可能你會見到一些農村婦女在閒聊,即便一個小話題也能聊得很開心,可是如果你是城裏來的自然聊不到一塊去,因爲城裏的朋友來了不瞭解農村,農村的朋友又不知道城裏人的生活,再加上有些城裏的人可能學歷比較高見識廣,聊的問題可能農村的朋友根本就不懂,這樣的一個尷尬場景下自然很多人不會熱情好客。

其四:飲食上有很大的差別

都說現在人大魚大肉喫膩了,實際上說的是城裏人,比如說現在很多城裏人不喫大魚大肉了改喫五穀雜糧和野菜了,可是在農村野菜這些東西對於農村人來說根本就沒人喫,當然也不是說農村人就是整天喫大魚大肉或者天天想喫大魚大肉,農村人每天都忙碌着,很多人都是從苦日子裏過來的,只要能填飽肚子就滿足了,可是每次城裏的朋友來了不是山珍海味但也差不多了,這農村的土雞或者雞蛋在他們看來健康又不值錢,可實際上這些在農村人眼中同樣珍貴,招待不好了回去有怨言,招待好了,農村人實在承受不起。

筆者也有很多親戚在城裏,最常見的就是喜歡來到農村之後連喫帶拿,當然,也不是說農村人不好客,也不是說不捨得讓城裏的親戚拿,但一次兩次還可以,如果把農村的親戚再看作是啥也不懂的農村人,那麼肯定農村人不願意,還有人可能內心不會出來依然會好好招待遠方來的客人,但是內心可能會比較反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