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事物發展的下一站,往往導致新物種生態位的誕生。

而其背後,則是以需求增值爲核心鏈接點的規律演進作用。

摺疊屏手機的發展,即是如此。

當我們從最根本的角度去看待人本身的生物特性,會發現擁有六大感官的人類,十分依賴於其視覺的首要信號接受和反饋。

同時,這種接受路徑也會隨着客體的細膩化而變得越發敏感和高標準。

對於手機來說,如何更充分地滿足人類對視覺感官的期待與需求,成爲其感知體驗及反饋效力提升的重要轉折點。

同時,體驗溢價導向的,則是手機產業的相對增值。

由此,在手機行業發展的進程中,柔性屏的出現,也爲手機樣態的多域化拓展和手機市場的進一步創新發掘,提供了極大的機遇窗口。

柔宇科技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劉自鴻

這也是爲什麼,柔宇科技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劉自鴻對柔性屏如此充滿信心:“有些產品在商業上做得很成功,有可能是因爲用戶感到新鮮或者其他商業原因,但是柔性屏、摺疊屏手機絕對不是一個噱頭。”

而如何佔領這塊新興高地,對於柔宇來說,仍然是一種進行時。

1

摺疊屏手機

會掀起普及風暴嗎

隨着智能手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大屏幕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

智能手機的顯示載體,從較早的5.4、5.6、5.8到現在的6.5、6.8英寸,其屏幕尺寸及分辨率不斷提升。

這背後反映的,正是用戶對大屏幕的切實需求。不僅是因爲新鮮、寬廣的視野效果,同時也是必要的處理日常生活、工作的效率提升要求的約束。

正如劉自鴻觀察到的:“以前我們花上萬塊錢買一個很小的手機是爲了便攜,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想看的信息。同時我們也希望屏幕很有視覺衝擊力,高清且大,所以纔會買pad。”

而摺疊屏手機,則在滿足用戶對大屏幕需求的同時,又能夠解決大屏幕所帶來的攜帶不便的痛點。

可以說,兼顧了大屏、便攜兩大要素,使摺疊屏手機成爲手機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的引爆點和重要方向。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在配置、價格及應用場景的開拓上,都會存在一些固有瓶頸。比如擁有和筆記本電腦CPU差距不大的芯片的手機,並不能高效完成很多諸如寫稿一樣的工作交互。

摺疊屏手機帶來的,則是針對這些場景的解決方案。

最爲典型的,就是作爲輕商務人士的客戶羣體,他們在一些類似於電話會議、看PPT、修改文章、多任務同時操作等基礎辦公的場景需求,是十分剛性的。

由此,在未來手機的橫向發展中,能夠有效融合人們複雜而具有矛盾觸點需求的柔性屏適配,成爲一個很明顯的發展趨勢。

但即便是作爲剛需的柔性屏,如果不能很好地在功能應用上做到突破性保障,並在用戶滲透上做到普及服務,其價值潛力就很難被充分挖掘。

畢竟,任何一個新技術、新產業,在其商業拓展過程中都會有一條抖動曲線,這是市場狀態下的必然規律。

摺疊屏手機行業面臨的挑戰,正是需要從技術性上完成更高標準的產品鍛造,並在產業性上實現其商業的大衆化發展,進而創造出以柔性屏爲主的“新型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普及化。

以柔宇FlexPai 2爲例,作爲柔宇的第二代摺疊屏手機,其屏幕、鉸鏈、OS等方面的提升確實給用戶帶來更放心、更完善的使用體驗,讓大家認識到“摺疊屏手機”已經不是概念產品了。

全柔性屏是摺疊屏手機的關鍵,畢竟屏幕能摺疊是最顯著的特徵,也是差異化功能的承載基礎。

目前市場上的全柔性屏普遍可摺疊次數在二十萬到三十萬次,這樣的摺疊次數,用戶使用起來還是會比較小心翼翼。

而柔宇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近日通過了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180萬次0-180度的彎折測試,屏幕的耐用性大幅提升。

同時,大家普遍擔心的屏幕摺痕、顯示失效問題也已得到了解決,讓用戶無後顧之憂。

其次,柔宇的移動終端團隊,在鉸鏈方面也投入了2年時間,積累了211項專利。

其中,FlexPai 2轉軸核心部件上的自鎖技術,價值性明顯。

具體來說,當手機在掉落過程中接觸物體表面,傳動機構會觸發自鎖,把鉸鏈中200多個零件立刻在零點零幾秒之內全部穩定鎖住,確保每一顆零件不會去刺穿屏幕。

這僅僅其產品打磨設計中的一個“小”心思的體現,但凸顯了柔宇對用戶體驗的努力追求。

更重要的是,憑藉更具優勢的自主全柔性屏技術,作爲產業核心供應主體的柔宇,得以驅動摺疊屏手機以更低的價格實現消費普及,把摺疊屏手機做到了萬元以內。

這在市場也上也得到了明顯的回應,FlexPai 2在上市後的第三天,京東平臺上用戶預約人數達到近30萬。

2

柔性電子技術

紅海中的藍海未來

實際上,從2018年底,柔宇科技發佈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開始,這一行業逐漸熱鬧起來,業內幾家廠商也陸續發佈了相關的產品。

根據權威機構的預測分析報告,預計2020年摺疊屏手機市場的增長量大概會達到519%,到2025年,全球出貨量會達到1.5億部,佔據市場空間的10%。

這些數據,無疑體現出市場對摺疊屏手機的認可。可以預見,隨着5G時代來臨,未來柔性電子技術的發展只會更加提速。

不過,最關鍵的仍然是,如何讓摺疊屏手機能夠抵達更多普通消費者手中,實現更大化的市場普及和用戶滲透。

這不僅是業界所共同面臨的市場挑戰,也是行業主體所要完成的戰略性命題。

這一切,無不取決於摺疊屏技術的不斷提升、價格親民化、產能提升以及整個行業產業鏈的佈局完善,從而使得摺疊屏的產品形態,越來越被認可和接受。

這也是爲什麼,柔宇下決心要構建一個“柔性星球”的商業願景。柔宇似乎並不滿足於做一個淺嘗輒止的賽道選手,它還要做一個“逐日者”。

劉自鴻在解釋這一願景時坦言:“其中有柔性顯示屏、柔性傳感器還有其他的柔性器件,這是一個土壤,裏面會長出各種不同的花果樹木和果實,這都是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

爲此,柔宇不僅是在用戶端不斷探索。其對於柔性屏的產業端價值挖掘,同樣不遺餘力。

從2017年開始,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就開始與柔宇對接合作事宜。空客很早之前就意識到柔性屏,能夠爲飛機帶來的巨大價值—省油,安全,這對航空行業是剛性需求。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柔性屏將在萬米高空中,繼續發揮它的新物種價值。

而在行業側,柔宇更以底層柔性電子技術爲基礎,通過產出針對不同行業的柔性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來構建柔宇柔性電子產業生態圈。

因柔性顯示屏超薄、輕便且富有柔性等特性,可應用於智能移動終端、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運動時尚、教育辦公、文娛傳媒等多種領域,產品包含新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

全柔性屏幾乎可以應用在日常能夠想象到的任何“介質”上。

它已成爲路易威登箱包上的“未來帆布”,讓箱包的外觀可以隨心隨境而變;也已成爲瀘州老窖的新瓶身,讓酒文化有了新的闡釋方式;還成爲了FIBA裁判身上的智能“柔衣”,讓全球頂級賽事的工作人員成爲立體生動的信息出口,創造了廣告的新形態……

這一戰略,也能夠持續驅動柔宇追求行業技術的獨立自主發展和創新性研發投入。這在當今的科技競爭形勢下,無疑顯示出一定的戰略性價值。

正如劉自鴻所言:“20年前,日本掌控着所有的顯示行業;2000年到2020年,韓國掌控着所有的顯示行業。

在2020年的今天,柔宇希望能夠在未來的20年裏,讓中國在柔性電子技術這個全新賽道里起到全球領導地位。

目前,其自主研發的全柔性屏獨立技術路線(ULT-NSSP),已經可以在全柔性屏領域做到不受制於人。

正是這種品牌構建和技術立業的信心,使得在外界疑惑手機已然成爲紅海市場的猶豫時刻。柔宇則樂觀地認定,柔性電子技術是一個“紅海中的藍海未來”。

著名建築大師高迪曾說:“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

過去八年,柔宇從0到N+,不斷開拓不斷突破,創造了柔性交互的很多可能。

這彰顯的是一種,商業領域裏不折不撓的直線探索和實踐精神。

而柔宇也始終堅信曲線、柔性的表面,能構成這個世界的另一可能。

由此,柔宇的願景是創造一個“柔性星球”。在柔性星球,凡表面皆是屏幕,凡觸摸皆可交互,凡書寫皆被記錄,凡連接皆爲萬物。

從其投入第一代FlexPai的生產開始,柔宇就致力於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實現產品從小衆走向大衆。

當然,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特斯拉從做出第一輛電動車,到電動車慢慢成爲主流也已經過了將近十年。摺疊屏手機在2018年10月份正式問世,到今天才不到兩年時間,仍處於快速爬坡的過程。

柔宇終究要將柔性屏的旗幟,插在遙遠的夢想高地。

本文作者:遊人

版式設計:甸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