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的时候,总共有57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排名第一的,就是本该授予大将军衔的肖克将军,将军在红军时期,是红六军团的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战时期,是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论资历战功,都应授予大将,但因历史问题,只能委屈一下了。

当然,应授予大将的,还有张宗逊将军,他是西北野战军的副司令,是彭总的得力助手,在保卫延安那人特殊时期,贡献是很大的,没授大将的原因,笔者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是在解放战争中,打傅作义的王牌部队时,没指挥好,不过,张宗逊在上将的排名中,也是靠前的,排名第三。

而排名第九的张爱萍上将,多少有点让人意外。张上将在红军时期,是非常厉害的一名军政能力都很强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在长征途中,他在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大战老鸦山、保卫遵义城以及抢占白层渡口、金沙江堵敌、青石嘴痛歼敌骑兵等战役、战斗中,都有出色表现,而且,他当时的任务,一会是军团前卫,一会又是军委后卫,打冲锋当阻击的活,都干过,而且,主要任务,是掩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的安全。

在抗日战争时期,于1938年8月中旬开始,受命组建新四军挺进纵队,开辟了苏皖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后该部队扩大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他是三师的创建人之一,在徐州以南、津浦路东西的广大战场,连续对日作战,收复失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刚爆发,他时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被送到苏联治疗,直到1948年年底才回来,分配到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当个委员,没有兵权,不久,就离开三野,去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这就是说,他基本上缺席了整个解放战争。

而在授衔时,他被授予上将军衔,且排名第九,一点争议没有,当然是他在红军时期立下的显赫战功有关,而且,他在1955年1月,指挥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打下一江山岛,解放了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这个战功,上将中,是没人能比的,所以,他虽然缺席了解放战争,但授上将军衔且排名靠前,没有一点争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