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到了,你剁手了嗎?看到比往常市場價要低很多的超低價商品,很多人難免會心動。很多家電產品也是人們選擇的對象,因爲價格比往常要低很多,錯過了得再等一年、不買就喫虧了...往往是因爲這些心理矛盾,很多人草率下決定,最後低價商品回來後卻發現質量有問題。

近日萬維家電網開展了一項“拆機見真相”的活動,揭祕了超低價家電產品背後的那些玄機,看完真的是讓人不得不感嘆一句“果然便宜沒好貨。”

家電產品超低價有貓膩,偷工減料成本低

很多超低價家電產品之所以便宜,是因爲在做工、用料方面減少了成本。在優質洗衣機與超低價洗衣機的拆機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優質洗衣機內筒採用激光焊接工藝,而超低價洗衣機採用扣縫鉚接工藝。這兩者的差距就是採用用扣縫鉚接工藝的內筒,銜接處不平整,易磨損衣物,且強度不夠,容易爆缸。另外洗衣機的內筒三腳架也存在偷工減料的現象,超低價洗衣機較之優質洗衣機的內筒三腳架更窄,更輕,因此強度也更弱,穩定性也更差。

同樣的問題同樣出現在拆機對比中的冰箱、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燃竈具、空調身上。很多看似相同的兩款產品,在做工、用料方面差距很大,這些差距會導致產品性能不佳,對消費者的實際使用造成影響。此前曾有媒體報道過,同樣一款冰箱,線上比線下便宜近2000元,區別主要在成本上,線上定製版通常採用薄一些的發泡層,如普通版發泡層125px,電商定製版就用87.5px。發泡層變薄,冰箱保溫性能變差,甚至會影響到冰箱的製冷、能耗等多方面表現,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減配家電產品”。

家電產品“減配”,還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

家電產品“減配”不僅影響使用體驗,長久使用更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

就拿燃氣熱水器來說,燃燒室結構的不同、風機位置的不同以及熱交互器薄厚程度的不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都有不同的影響。在拆機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優質燃氣熱水器燃燒室採用密閉結構,在加熱時不易受外界影響,火苗更穩定,燃燒更高效,恆溫效果更好;超低價燃氣熱水器燃氣室採用敞開式結構,在使用過程中易受外界影響,室外大風時極易倒灌,火苗飄忽不定,燃燒效率低,恆溫效果差,水溫總是忽冷忽熱。優質燃氣熱水器風機在下部,處於低溫區,產品使用壽命長;而風機處於燃燒室上部,也就是高溫區,嚴重影響使用壽命。最後再看熱交互器,優質燃氣熱水器的熱交互器採用銅質水箱,水箱用料足,壁厚爲0.8mm,而低價燃氣熱水器的熱交互器壁厚僅爲0.3-0.4mm。相對來說,壁厚厚度越大,熱交互器熱效率更高,耐腐蝕,更耐用;反之越薄,長期處於高溫狀態,容易燒穿,影響使用安全。

除此之外,“減配”產品問題頻出,售後麻煩。前段時間筆者一朋友買電熱水器,因爲貪便宜選擇一款雜牌熱水器,結果安裝不到3個月就出現管道接口出現滴漏水現象。一直到今天都維修過兩三次了還是沒有徹底解決,雖說是免費維修,但是更換外連接管、閥門等配件也花了不少錢,簡直就是花錢找罪受。

對“減配”產品說不,企業應當守住底線

家電產品“減配”、質量得不到保障,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爲部分家電企業爲了降成本、降費用, 在外代工、貼牌生產。據有關媒體報道,一些主流家電企業爲了降低生產成本,拿出一些低端的產品型號,尋找成本更低的外部小工廠代工貼牌生產,相對於自家工廠的生產成本,這些代工廠可以降價至少二三成的費用。

而這樣的做法所帶來影響弊大於利:雖然生產成本降低了,但是由於產品的品質得不到保障,經常被消費者投訴抱怨,進而影響到品牌高端產品的口碑和銷量,長此以往,品牌辛辛苦苦建立的口碑、影響力也隨之下降。

後疫情時代,家電企業爲了啓動市場採用一些價格手段,其實是可以充分理解的,但是應當遵循市場規律。目前國內家電市場正在朝品質高端化、價格逐漸走低這樣一個方向發展。因爲隨着技術的進步、使用材料的更新以及工藝的成熟,創新高端個性化產品價格不斷下降是一個必然趨勢,其他種類的產品製造成本、產業鏈成本也會隨之大幅降低。

家電廠商爲了啓動市場,在商品和服務採取一些價格上的策略是可以理解的,只要這種價格控制在成本之內都可以視作正常的市場競爭。但如果家電廠商盲目追求低價,爲了降低生產成本而突破質量底線,偷工減料,生產“減配”產品,不對市場負責,最後的結局就是被市場所淘汰。

消費者在日常的消費中,應當理性消費,對偷工減料的“減配”產品說不,企業生產者應當遵守行業底線,不去做觸碰底線的類似“偷工減料”的勾當,電商銷售平臺、消費者、企業同行都有責任對“減配”行爲進行監督,只有這樣才能正清市場上的不良之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