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歷史#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一恆獨步,無授權禁轉!

如今,在解放軍武器裝備裏有一種使用的,非常廣泛的無後坐力火炮,說起這個無後坐力火炮的來歷,竟然她來自於70年前的抗美援朝前期的朝鮮戰場。

1950年11月2日這一天,志願軍第40軍第9連,是走在全軍最前面的一個連隊,當他們按照計劃直指寧邊,截斷美軍北進,遭到沉重打擊的從泰川撤退的美軍第24師的退路。

[誓死堅守陣地]

第9連按照上級的指示,一路向敵人的後方穿插,趕在美軍第24師的前面,堵住第24師的潰退方向,遲滯第24師的後退時間。

爲第40軍,包括志願軍其他部隊完成對美軍第24師的合圍,實現志願軍司令部的戰略設想,集中優勢兵力殲滅美軍一到二個主力師,儘快讓朝鮮戰場的局面得以改觀。

第9連一路急行,爬山涉水,不知不覺間走到了第24師的後面,到達了一個叫做坪峒的地方。

這個連剛剛進入坪峒地界,發現一道鐵絲網阻擋了他們前進的道路。

由於天黑,戰士們並沒有發現鐵絲網上懸掛的鈴鐺,無意中碰到後弄出了聲音,聽到鈴鐺發出聲音的美軍,迅速朝毫無防備的這個連開槍,不少戰士被擊中。

9連連長目睹這一戰況,馬上朝戰士們大喊趕快掩蔽,注意敵人火力,戰士們沒有驚慌,待敵人槍聲稀少後,知道不能再往前前進了。

因爲這裏已經是美軍的前進基地,肯定駐守了不少聯合國軍。

由於天黑,美軍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掃射後,並不知道碰到他們鐵絲網的是志願軍的先頭部隊,雖然他們已經得知中國已經出兵,中國軍隊也就是志願軍自參戰以來的短短几天時間裏,已經把聯合國軍進抵鴨綠江的美夢徹底撕破了。

但是,駐守在這裏的美軍無法想到這裏會出現志願軍,因爲他們從戰報裏看到,志願軍缺乏重武器,更缺少可以代步的汽車,這裏遠離戰場,志願軍無論如何也不會到達這裏,就是來進攻,與其說是騷擾他們的,十有八九也就是朝鮮軍的游擊隊,根本沒有什麼能力的。

[坑道作戰]

9連趁美軍沒有進攻之際,馬上開挖戰壕。由於一路急行軍,出發時帶的乾糧已經所剩無幾,由於體能消耗過大,9連放棄了利用晚上向敵人進攻的常識,爲明天的激戰做準備。

就在9連緊張的投入到戰前準備的時候,第358團的其他連隊,也克服各種困難,向這裏趕來。

9連看到其他連隊先後來到這裏,開心極了。358團團長沒有時間休息一會,要求第9連連長同他一起察看陣地,在哪裏設置最佳的阻擊地點,以便更好的阻擊潰敗的美軍第24師。

天終於放亮了,第358團放過了和第9連交戰的圍在鐵絲網裏面的美軍,陸續佔領了寧邊一帶的無名高地,建立陣地,準備和潰退的美軍第24師交戰。

美軍第24師雖然被志願軍擊敗,孤立的往後撤退,但是,整個建制還保持完整,尤其是這個師擁有1萬多人,分別由榴彈炮團,坦克裝甲團,步兵團等多兵種組成,還不包括可以隨時呼叫參戰的空中支援力量。

第358團看到美軍第24師已經出現在他們的伏擊範圍,全團居高臨下,各種火力都一起開火。

受到攻擊的美軍第24師即刻做出了反應,坦克裝甲部隊隆隆開進,不斷炮擊第358團的陣地。

在激戰中第358團看到美軍士兵兩人一組,非常靈活的前行,肩上看着一個長長的鋼管,裝填炮彈之後,呼嘯着打向第358團陣地。

隨着炮彈過後,美軍士兵又轉移到一處陣地,繼續向第358團發射炮彈,在美軍第24師數個這種火炮的打擊之下,第358團不僅在陣地上射擊的戰士出現了犧牲,甚至掩蔽起來的戰士,也成爲這些火炮移動後擊中的靶子。

第358團團長看到美軍這樣小巧的肩扛式火炮,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威力,他迅速下達了一道命令,無論如何也要把美軍的這種火炮和炮彈搞到手。

358團團長考慮到操作肩扛式火炮的美軍非常靈活,距離陣地較遠,他派出一個小分隊,祕密接近使用這座火炮的美軍士兵。

接到團長命令的戰士們,悄悄的出了陣地,向美軍操作這種火炮的陣地掩蔽行進。

[我軍使用的無後坐力炮]

美軍操作無坐力火炮的士兵,哪裏知道志願軍怎麼會離開陣地,把他們作爲獵殺對象,依然專注的看着瞄準鏡,把炮彈射向志願軍陣地,以使他們的部隊能夠快速通過這裏。

就在他們只顧盯着前方,想着憑藉他們的能力,爲第24師殺開一條血路。志願軍小分隊的槍聲響成了一片,這些剛打在興頭上的美軍士兵,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被打死,扛在肩膀上的無後坐力跑滾落一旁。

小分隊其他戰士,沒有片刻猶豫,疾步衝到美軍士兵跟前,把無後坐力炮和炮彈抱在懷裏,向第358團陣地狂奔。

小分隊回到陣地後,團長看到這個新式武器,擺弄了一番也不知道怎麼操作,就是感到好用,威力大,要是志願軍能夠裝配上,不是更好嗎。

他迅速要戰士們把這個戰利品送到了師部,師部也沒有這樣的人才,又有師部轉交到第40軍,也未弄出所以然,再轉交到志願軍司令部。

志願軍司令部覺得這樣好的武器,如果能夠裝備到全軍,那將對摧毀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以及明碉暗堡將發揮出多大的作用,同時,還會極大地減少人員傷亡。

又派專人從朝鮮戰場送回國內,國內高度重視軍工專家經過仔細研究,終於攻克了難關,把這一件武器由四川省綿陽市的一家兵工廠仿製出來了。

這件武器仿製成功,送達朝鮮戰場時,對志願軍攻克聯合國軍的堅固工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並以此爲基礎還陸續生產出肩扛式無後坐力反坦克炮,以其機動靈活的打法,讓聯合國軍的坦克和裝甲車成爲廢品。參考資料:遠東朝鮮戰爭 王樹增著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