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屬於網絡時代,因此,只要會打字,就可以在網絡上發出來……

回想當年,要想在報刊上發表一篇文章,可能難上加難。

就像自己,在小學的時候就愛上寫作,尤其到了初中,便開始通宵達旦地寫呀寫,一直堅持了五年,纔在報紙上發表叫做“處女作”的第一篇作品。

還別說,我還屬於幸運的人!當時我們一起爲文學發瘋的60多個人,只有我一個走向編輯記者的道路,在各種報紙雜誌上發表了不少文字。

而我的一個同學,一直堅持30多年,也沒有把自己的文字變成“處女作”……

可是,在報紙或者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與在網絡上發表的作品,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

在報紙上發表的文章,最起碼要經過編輯、審閱、校對等,尤其一個記者寫的報道,至少要通過七八個人的修改、校對和審閱,才能把自己的文章登上報紙。

“我們這裏,要是出現一個錯別字,就要扣除400塊錢的工資。”一個在國家級媒體工作的哥們說。

但是,在網上發表作品,就沒有這麼嚴格,只要你會使用電腦或者手機,管他三七二十一,錯別字也好,病句也罷,只要打完了字,一按發佈鍵,發表出來了……

還有就是,報紙有版面的限制,就像我以前編輯的文學副刊,每期只有兩個版面,只能發表七八千字。

網絡則不受這個限制,你能寫多少,就給你發出來多少……

因此,我們只好“靠兩條腿走路”,把自己的一部分作品刊登在報刊上的同時,也隨心所欲地在網絡上寫寫……

或許,只要這樣,才既保持着書墨香的傳統報刊,也發揚着網絡時代的優勢……

朋友,您說得對嗎?

(張勝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