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蕾 懂酒諦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發文章稱,以茅臺、五糧液等爲代表的國內高端白酒漲價、提價的消息不斷,多款白酒產品的價格衝上歷史高點。輿論擔憂,高端白酒價格持續走高,會超越正常人情往來和宴請需求,助推公款喫喝、違規收送節禮等不正之風回潮。

隨着中紀委發文點名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警惕引發不正之風,白酒板塊個股在九月末表現低迷,整體下挫。9月28日白酒板塊開盤領跌,個股全線飄綠,早盤山西汾酒、古井貢酒、水井坊一度跌幅約5%。不過隨後展開反彈,截至當日下午收盤,除了ST捨得被風險警示而跌停外,其餘大多以小跌報收。

而“股王”茅臺繼續堅挺,收盤跌幅僅0.94%。從3月底到9月初,茅臺股價最高漲幅近80%。近期雖有所回調,但仍處於史上高位,總市值仍超過2萬億元穩居A股第一。已然不是第一次如此這般

近期,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臺“學習小組”曾發表文章《變味的茅臺誰在買單?》,文章指出,從大老虎到小蒼蠅,茅臺酒頻頻現身,成爲官場腐敗的“硬通貨”。一是喝茅臺有面子。在過去不良風氣影響下,喝茅臺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二是藏茅臺有價值。從原來的數百元,一路攀升到數千元,茅臺似乎擺脫了消費品的身份,成了理財產品;三是送茅臺有位子。喝的不買、買的不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文章見報後,白酒概念股全線暴跌,洋河股份、老白乾酒、口子窖、酒鬼酒、水井坊等十餘股集體跌停,貴州茅臺也罕見跌7.9%,單日1740億元市值蒸發。

更早的歷史上,2013年9月2日,受“限制三公消費”、“嚴查公款喫喝”等因素影響,貴州茅臺放量跌停,成爲茅臺上市十幾年來的首次跌停,並導致其他白酒個股跟風暴跌。而當年中秋、國慶期間,飛天茅臺市場零售價也跌到了谷底,最低時僅賣850元/瓶,五糧液也跌到了650元/瓶左右。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高檔白酒的價格早已提升到一個普通消費者望塵莫及的高度。茅臺甚至成爲奢侈品,酒喝不炒成爲新概念。

年輕受衆推升,高端白酒開始得寵

除了酒企運營策略、資本市場的週期使然、外加人們公關交際的成本提高之外,高檔白酒最重要的一個支撐就是市場,市場在、市場需求,任何外部力量都能以遏制其價格堅挺的勢頭。

隨着時間的推移,80後、90後成爲社會購買力的中堅力量,新生代們在國家日漸強大的環境中成長,有着天然的民族自信,更是對中國特有的產品具備親近感,排斥白酒的因素並不存在,因此沒有理由認爲白酒不如洋酒。

根據2020年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獨家發佈《2020年輕人羣酒水消費洞察報告》不難看出,白酒的受衆一直保持前三甲,在今年更是超過葡萄酒,成爲全品類第一。追求層次豐富的口感,是新生代們在酒水消費上品質化、個性化升級的體現。

並且90、95後的線上白酒消費佔比也在持續提升,且90後人均消費已超整體水平,年輕人開始成爲白酒市場中的新鮮驅動力。隨着健康觀念的升級,年輕人的飲酒觀也在發生鉅變,他們在喝酒上顯得更爲理性,更傾向於選擇對身體負擔小的白酒,綿軟適口的老酒便成爲了最優解。

綜上,懂酒諦認爲中紀委出於對違法違紀的警示,對高端白酒有所染指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腐敗分子的一頓酒水錢着實讓老百姓咂舌。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尤其是經濟運行“雙循環”戰略的提出,高端白酒的價格依然是非常堅挺的,進一步的漲價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本文系懂酒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