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消費主義是好是壞?年輕人冷暖自知。馬雲蟬聯三年首富的背後,是90後人均負債12萬的殘酷現實。我們網上購物用花唄,充話費用花唄,就連去買一瓶農夫山泉,也用花唄。

與其美化成「買買買」,不如說是「藉藉借」。

隨着螞蟻金服被約談,IPO被叫停,越來越多的細節正在被披露——30億本金放3000億網貸,撬動百倍槓桿,年化利息15%……一場空手套白狼的大戲,就在每個人的手機上演着,就在培養國家棟梁的象牙塔裏上演着。

想象一下,一個正在讀書考研,沒有任何個人收入的大學生,花唄、借唄加起來負債12萬,真的能靜下心來研究學業,鑽研高精尖技術麼?國家鼓勵金融創新明明是一件好事,但是企業家卻往往容易忘記分寸。

這個荒唐的資本遊戲,是時候該結束了。

11月初,銀保監會聯合央行,共同發佈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裏面提到一個非常關鍵的點,事關大學生、低收入人羣的信貸問題。

引用自第三章業務範圍和基本規則中的第十三條:對自然人的單戶網絡小額貸款餘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30萬元,不得超過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目前只是徵求意見階段,這個條例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議,我們都應該一起討論。網貸額度不得超過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意味着沒有任何收入,靠父母支撐生活的大學生,未來將不準通過網貸平臺借一毛錢。

實際上,銀行信用卡也對大學生羣體有嚴格的限制,比如0額度信用卡,要畢業後才能轉正。這是因爲在十幾年前,銀行也發行過針對大學生的信用卡,額度還不低,利息比花唄還低。

2009年,學生信用卡爆發了大規模壞賬,被銀行緊急叫停

慘痛教訓證明,喜歡超前消費,沒有收入能力,不懂剋制的大學生們,很容易就陷入信貸陷阱。信用卡尚且如此,花唄更不用提。那些負債12萬的90後們,第一次接觸個人信貸,很多都是從校園使用花唄開始的,然後陷入了借新還舊的死循環。

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每個月剛發工資,下一秒就是給花唄還款,然後繼續用花唄維持生活。雖然花唄的利息比較低,但是這種負債的負重感,和零儲蓄的不安全感,讓每個人都陷入了焦慮狀態。

尤其是對於大學生來說,本來就不懂剋制,很容易被花唄養成超前消費的習慣。等到利息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靠生活費根本還不清的時候,就會走上借非法高息網貸的不歸路。

花唄:對不起,該和大學生說再見了!

總而言之,花唄對有收入能力的成年人來說,是一個便利的工具。但是對大學生來說,就是一個燙手山芋。而且,生活費不應該歸類爲大學生的個人收入,這是維持生存的必須花銷,沒有任何富餘。一個人能憑藉自己的能力去社會上掙錢,纔能有借錢的資格。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你有別的想法嗎?歡迎一起討論。

文 | 黑貓評測,校對 | Schu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