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預售和公攤面積,這兩個存在讓購房者又愛又恨。

前者讓大家只能憑藉沙盤圖紙來想象,假如開發商遭遇資金鍊斷裂,有可能房子還沒到手就成“爛尾樓”;後者增加了剛需買房高成本,掏了錢都還不知道買的是啥,以1萬/㎡房價來計算10平米分攤就要多支付10萬房價。

商品房預售和公攤面積是否不能取消?答案是否定的,以新房預售爲例廣東早在2018年時就向住建部提交《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的報道,而中山市也推出16塊土地出讓時要求開發商“現房銷售”,從這些可以看出取締商品房預售和公攤制度並非不可行。

好事將近!央媒表態,商品房“預售”要被取締?

近日中國青年報發表報道,從保護購房者利益出發評擊了預售制度,認爲對於商品房預售,未來可以從加強執法力度、市場監管來提升。房說君以爲,央媒的表態限我們透露兩個信號:一是加強市場執法力度,對於違規預售開發商出了常規處罰外還可以建立失信名單制度,讓他們在融資、拍地、預售時失去優先競爭資格;二是完善現有監管體系,加大購房者舉報監督處理,讓售房時出現宣傳和現實中貨不對板的情況進行曝光。

對於央媒的建議,房說君以爲這是對於無房者保障,可以說是好事將近。在房說君看來,最好根治辦法就是全面取締“商品房預售制度”,海南省在今年3月7日起就要求新出讓土地建設商品房,必須都要新房銷售,是國內首個取締“預售制”省份;另外,合肥、中山、深圳等地方也在嘗試局部地區取締新房預售,未來會有越來越城市加入現房銷售,商品房預售在全國範圍內取締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這對於無房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保障。“預售制”最初目的是爲了幫助開發商儘快收回成本,避免因資金鍊斷裂而造成爛尾樓,但是這項制度卻沒有很好保障購房者:爛尾樓、收房貨不對板、驚裝房頻現,可以反過來說商品房預售存不存在影響都不大,那爲什麼不直接取締掉?

買房都按“新規”處理?明年起,這2類房要“全部涼涼”。

拋開其他顧慮不談,其實住房預售做法是很不公平:

首先無房人得不到保障,在炒房者、開發商和剛需這三者關係中,無房人顯然是弱勢羣體,開發商從樓盤設計、營銷造勢、工程建築最快6個月就可以對外進行預售,買房人到售樓處時樓盤可能只建到1、2樓市,大家只能通過規劃好沙盤、樣板房、圖紙來想象房子未來是什麼樣,毫不誇張地說,自己給了錢連買到房子什麼樣都不知道。

然後就是存在感不明顯,市場缺乏有效監督。早前昆明網紅爛尾樓引起熱議,不少業主在預售時提交首付辦理貸款按揭,結果開發商資金鍊斷裂樓盤爛尾了,房子何時能建好都是未知數,諷刺的是每月還要還幾千或是上萬的房貸;可見,新房預售並沒大家想象的好反而存在感微乎其微,市場在缺乏有效監督下無法保證開發在收取大家首付以及貸款後,是真正有效地用在樓盤建設上。

央媒經濟參考報就一錘定音表態《多地收緊預售資金監管,或試點現房銷售》,評論一針見血指出以上的弊端,只有取締“預售制”才能最大程度減少質量糾紛。今年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召開房地產座談會議就表示,過去商品房供應緊缺爲此才採用預售制政策,但是現在市場住房供應已經嚴重過剩,新房還有沒必要採取預售制有待考慮。面對國家一錘定音表態,新規如果真的實施那麼以後買房都一律按照這麼處理,對於無房人來說也是好事將近,打算買房家庭就需要更加小心觀察,但是有兩類房從明年起,可能就會先“涼涼”。

1、房企高負債下甩賣房子。根據統計,恒大、融創、綠地、富力等開發商淨負債率超過100%,這也意味着明年開始實施三道紅線新規下,他們會努力降價甩賣來減少自身負債,除非是現房交易或是尾盤清售,否則不要輕易買他們預售房,爲了降負債開發商們會不斷甩賣,房價下跌大家手上房子貶值了。

2、遠離市區偏遠,配套不足房子。遠離市區房子在價格上有着優勢,因此會吸引不少剛需購買,但實際上這些樓盤周邊配套不完善,所以價格才遠低於市區房子,房子不但只是用來居住,它還捆綁了教育、醫療、養老、城市福利等,配套不足房子買來只會不斷貶值,難以轉手無法避免“涼涼”情況。

房說君有話說:取締商品房“預售制”是未來樓市發展大趨勢,從央媒表態、國家一錘定音來看,無房人是好事將近了。在房說君看來,新房預售取消也是利大於弊,至少買房人權益會得到新的保障,未必是壞事。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爲“每日房說”原創,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深究。(撰文:房說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