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年紀較大,有經歷過數屆奧運會的讀者就會發現,東道主在獲得奧運金牌上有優勢的。

比較強一點的倫敦奧運會,東道主英國隊位列第三,僅次於中美兩國,超越體育強國俄羅斯

差一點兒的,希臘也拿到了男子雙人跳水的金牌,而巴西也拿到了7枚,雖然仍舊不算得強大,但也比之前翻了個倍。

至於本來就在第二的中國,北京奧運會拿下了51枚金牌,排名金牌榜第一,超越世界第一的體育強國美國;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奧運會東道主多拿金牌”的現象?這其中,會不會有黑幕?就好像02年的日韓世界盃那樣?

這樣問的人,應該都是陰謀主義論者。羅永浩老師說得好,“仁者見仁,淫者見淫”,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思想。

不過凡事皆可討論,會不會真的有這種情況,東道主有恃無恐的拿到一些不屬於自己的金牌?

看不得別人好,估計就是這種人扭曲的心態,東道主舉辦奧運多拿金牌,絕對不是裁判偏幫,而是另有緣由。

首先,東道主有一個特權,就是不用參加預選賽,直接上奧運。

不要小看這個特權,這個權利,讓東道主選手有更多的時間做針對性的訓練。

第二,東道主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所謂天時,可以看作是時差。大家都知道倒時差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而東道主選手都是本地人,以逸待勞肯定更加有優勢。

地利則是本土選手一般都常年居住,所以對於當地的氣候非常適應,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人和則是東道主主場作戰,有很多球迷加油,自然聲勢就壓人一頭。如果感受不到的,可以去看看08年羽球男單決賽,李宗偉第二局只得了個位數,肯定和場上的氣氛不無關係。

還有一點,就是東道主都會傾力參加,爭取更好的成績,士氣高漲,這也對拿金牌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比如,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總共1099人,其中運動員639人。倫敦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總共621人,其中運動員396名。

後來的倫敦奧運,里約奧運都是如此,雖然可能和北京奧運的成績不能相比,但至少體育界,甚至全國都傾盡了全力去取的好成績。

說回北京奧運,大家還記得那一屆奧運,拿到金牌最多的是那個團隊嗎?是中國體操隊。北京奧運會中國拿下9枚體操金牌,是收穫金牌最多的項目。

不得不說這一屆的體操男團女團非常難以超越,尤其是男團,用全明星來形容毫不爲過。2008年北京家門口舉辦的奧運會,男團派出了由李小鵬、楊威、黃旭、肖欽、鄒凱和陳一冰組成隊伍,這支隊伍中老將依然犀利、小將迅速成長,堪稱是精英之師。

男團的小夥子們以近乎完美的表現取得286.125分毫無疑問的奪得冠軍,領先了第二名日本隊7分之多。中國男團擺脫雅典的噩夢時隔8年再次站在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上,老將的穩定、小將的出彩造就了這支王者之師。此後中國再無陣容如此豪華的體操代表隊。

所以說裁判有所偏幫實在是無稽之談,要是真的爲了成績辦得和02年的日韓世界盃一樣,那纔是笑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