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人社合作2020年五件大事發布儀式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鬍斌,重慶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元春出席儀式並講話;重慶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靜主持儀式,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田傑通報川渝人社合作2020年五件大事有關情況。

會議“雲”發佈了川渝人社合作2020年五件大事,即人社信息化“兩地通”、招聘求職“一點通”、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就地認”、人才流動檔案辦理“零跑路”、社保卡“就近辦”,並對下一步深化川渝人社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關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

人社信息“兩地通” 服務事項持續上新

川渝兩地人社部門建成了信息平臺,推動了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共用、業務通辦協辦和服務雙向延伸,實現了人社信息化“兩地通”。我們搭建完成了數據交換和服務集成信息平臺,爲實現更多數據共享、更多事項協辦奠定了基礎。目前,已在“四川人社”“重慶掌上12333”這2個APP渠道開設了“川渝人社合作服務專區”,服務事項還將持續上新和豐富。

招聘求職“一點通” 兩地崗位信息常態化發佈

川渝兩地就業服務跨區域合作,常態化、動態化發佈兩地招聘崗位信息,實現了招聘求職“一點通”。在四川公共招聘網、重慶就業網互設了“川渝合作·職等你來”求職招聘專區,還開通了遠程視頻面試功能,推出了“網絡招聘會”服務。目前,招聘專區入駐企業超過1.3萬家,提供崗位60萬個,8萬名求職者在線求職。

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就地認” 領取資格互認互辦

川渝兩地電子社保卡身份認證開通,通過系統對接和線上服務渠道融合,實現了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就地認”。目前,兩地退休人員可通過手機APP、社保經辦機構和服務網點,在兩地實現職工養老保險、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互認互辦。

人才流動檔案辦理“零跑路” 一次登錄即可查詢兩地檔案存放情況

川渝兩地流動人才檔案辦理的流程和標準統一,共享業務信息,推動人事檔案兩地通辦,實現了流動人才檔案辦理“零跑路”。目前,在兩地人社官網同步開設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查詢”模塊,一次登錄即可查詢檔案在兩地的存放情況。爲解決檔案轉移兩地跑難題,我們還將結合打包服務後的新服務流程,統一辦事指南,推動檔案辦理更多事項實現“零跑路”。

社保卡“就近辦” 川渝兩地298個通辦服務網點已設立

川渝兩地開通了社保卡信息查詢、激活、掛失、解掛等事項就近通辦業務,兩地羣衆無論在川渝何處,無需返回髮卡地,通過兩地人社官方APP或當地社保卡通辦服務網點均可辦理,實現了社保卡“就近辦”。目前,重慶、四川已經分別首批設立了66個、232個川渝社保卡通辦服務網點。

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鬍斌在講話中指出,這五件大事是川渝人社自覺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是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的重要成果,也是創新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等工作要求的有力探索。今年以來,川渝人社堅持統籌協調匯聚能量,上下聯動耦合協作,鎖定目標高位推動,工作運行有序、進展順利。當前,川渝合作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深化川渝人社合作,要在“融”“實”“通”三個字上下功夫:“融”就是要融入大局、融合地利、融匯力量,領會把握成渝地區的重大使命,把人社工作放在戰略全局中去謀劃和推動,着眼國際國內環境新發展新變化,發揮好重慶、成都兩個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鼓勵毗鄰地區基層人社部門發揮創新創造能力,凝聚起川渝人社的強大工作合力。“實”就是要行動務實、任務落實、成果豐實,對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和省委下步實施意見要謀劃在前、行動在前,聚焦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倒排工期、點數銷號,強化工作成果的轉化運用,切實增強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通”就是要政策溝通、信息暢通、服務相通,發揮好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用,着力消除兩地羣衆異地辦事的堵點難點,推進共建共享、互認互用,從服務供給和服務需求兩個維度同向發力,讓越來越多的“跨省通辦”事項順暢辦理。

重慶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元春在講話中強調,聚焦川渝人社合作年度重點工作任務,要圍繞“超”“趕”“補”三個字抓好落實,對任務完成較好的,要立足“超”,做到鞏固提升、超出預期;對任務完成滯後的,要立足“趕”,做到攻堅衝刺、加快完成;對任務落實存在差距的,要立足“補”,做到快步趕超、後來居上。黨中央近期對川渝合作作出了新指示,兩地黨委政府對川渝合作也提出了新安排,川渝人社部門深化合作更是迎來了新機遇,兩地人社部門要責無旁貸擔起職責使命,以更大力度推動任務完成,以更高的標準推動共建共享,以更實的舉措推動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兩地“川渝人社合作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及成員在川渝兩地主會場參加會議,重慶市各區(縣)人力社保局相關人員和四川各市(州)、縣(市、區)人社局相關人員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四川手機報 徐浩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