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鸦片战争,所有中国人都会恨得牙痒痒,因为那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个屈辱的开端。不止中国,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对于侵略者都是深恶痛绝,人类的近代史其实就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被侵略的人民自然对侵略者没有什么好感,但有个国家却对曾经的侵略者不那么痛恨,甚至有的还有那么一丝感激,这个国家就是我国的邻居之一印度。

现任印度总理莫迪就多次公开表示,感谢英国给印度创建的现代教育体系、修筑的铁路网(2万多公里的铁路,现在还用着)、打下的工业基础,还有英语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等等……

总之啊,当年英国把印度当成“帝国皇冠上的宝石”,今天的印度把自己当成大英帝国的继承者,嚷嚷着要继承他留下的一切,那么今天我们不妨讲一讲,英国对印度到底有多重要。

首先啊,一说起古印度,很多人会先入为主,用中国的历史观去审视印度的历史。

但在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印度”这块土地上,存在的并非是一个整体国家,而是若干个各自为政的城邦,彼此之间不仅联系不大,甚至还经常互相攻击。

古代的印度在政治上可以粗暴的分为“东印度”、“北印度”、“南印度”,这三个区域在历史上民族并不相同,甚至从来没有统一过,譬如戒日王朝就是北印度的强权,东印度和南印度各国从未臣服戒日王朝,他们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即使是被印度人吹上天的莫卧儿王朝,他的实际领土也就这么大,和现在的印度差别还是很大。而且长期以来,莫卧儿王朝的国王只是个空壳,基本没实权,根本无法管理他的领土。

因为这片热土上,存在着16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佛教四大主要宗教和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干扰者一切整治措施,各邦国派系错综复杂,却没有一个实力强大到足以掌握全局的民族。在这种局面下,印度要靠自己成为统一的南亚大国,基本上没戏。

所以,当英国到来之后,除了带来殖民剥削外,也带来了文化和国家的概念,“印度”这个国际概念才正式形成。从某种意义来说,是英国帮助印度统一了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是英国生生团结了这个地方的人200多年,让他们最终建立了国家。

并且在英国统治时期,他们采用“以印治印”的方式,英国充分和印度的王公们合作,一起构成了统治印度的上层力量。印度的精英阶级作为受益者,不仅免受英国人的打压,反而能够在英国人的庇护下作威作福,享受英国人带来的各种高科技,他们的心里自对英国人高度认可,甚至可以说达到跪舔的地步,因此曾经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以自己是“最后统治印度的英国人”自居,认为这是他的一种荣耀,这不是跪舔是什么?

印度的教育普及率很低,低种姓的人把高种姓的人当成神一样来崇拜,而这些掌握了舆论和文化政策制定权的印度高种姓不遗余力的宣传英国的好处,这就让低种姓的印度人也对英国人产生了崇拜心理,对于英国人所做的恶则自然一笔带过,长久以往,整个社会自然也对英国好感倍增。

当然了,作为殖民者,英国人可不是善茬,他们在印度的土地上犯下了不少罪行,比如“阿姆利则惨案”等惨案,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他们也是印度200多年的建设者,英国为印度开发了2万多公里的铁路,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一直到现在这些基础设施还是印度主要的运输线路,英国还为他们统一了印度半岛,扩大了领土面积,建立了农场种植园业、建立具有英国特点的文官和法律制度等。总而言之,印度现在方方面面的基础基本上都是英国用200多年时间给他打下的底子,印度为啥能成为世界办公室啊,因为印度人有先天英语优势,这些好处也来源于当年英国殖民者的英语植入。

所以在如今不少印度人看来,如果当年没有英国人殖民自己,印度现状恐怕与非洲差不多,这使得英国在其心里以文明传播者的形象出现,而非残暴的殖民者。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荒诞,一个国家对于殖民自己的国家非但没有太多的怨恨,反倒以感激的心态对待,这种殖民带来的“认同感”确实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类似于人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当受害者对施暴者产生了依赖心理,那么他就彻底丧失了自我,丧失了灵魂。

二战结束后,印度也在圣雄甘地的领导下独立了,但离开英国监督的他们过得并不好,分裂成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若干国家,互相之间的战争几乎一直就没有断过,所以不少印度人又怀念起英国的好了。

再加上印度的基建项目发展得非常慢,当年英国人给他们修建的铁路至今还在用,印度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起以前不升反降,你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人民能不怀念大英帝国的好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看看邻居的现状,我真的越来越佩服当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车同文,书同轨,缔造了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虽然我们也曾有沉睡的时刻,但我中华今日之复兴,皆依赖昨日之基础,还记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吗?

信仰自己的文化就好了,千万别学邻居,认错了长辈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