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犹太人曾面对多次毁灭性的灾难和逼害,是一个命运多桀的民族。两千多年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因此也被称为“流浪民族”。事实上,早在唐宋时期,中国大地就已经开始有了犹太人的足迹。据记载,北宋时期,汴梁(今开封)城里集聚着大量的犹太人,被当地人称为“蓝帽回回”。

欧洲一直是犹太人最主要的流浪区域,东欧密度最高。犹太人一直被西方人所压迫歧视,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开始对犹太人进行了疯狂的惨害和屠杀,导致犹太人分崩离析,四处逃亡。

历史以来,集居驻留中国的犹太人主要在上海和香港地区。但是在1905年以后的三年时间里,中国东北却突然涌入大批犹太人,最多时高达8000多人。哈尔滨依然成了犹太人的天堂和乐园,他们在这里建立了社区、教堂、学校、公墓,生在这里,活在这里,死在这里,完全一副“赖着不走”的状态。这些犹太人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来东北?

沙皇俄国,一直是犹太人数量最多的欧洲国家。其实,在大部分欧洲驱赶犹太人的时候,沙皇俄国是鼓动收留犹太人的。倒不是沙皇多么友好和善良,而是考虑本土地广人稀和犹太人的聪明。据统计,沙皇俄国商界有一半被犹太人掌控,大约有45万人之多被充斥到沙俄军队中。

日俄战争时,犹太人随着沙俄军队征战中国东北,1905年战争结束后,很多犹太士兵顺势留在了哈尔滨。

1917年俄国革命时期,很多地区出现屠杀驱赶犹太人的暴力行径,居住在俄国的犹太人看到了危机,感到十分恐惧。于是,大批犹太人逃亡到了中国东北地区,哈尔滨犹太人猛增到15000多人。

这时,犹太人似乎找到了新的乐土,在中国东北如鱼得水。据说哈尔滨初期的银行、酒店、商店、出版发行等产业都是由犹太人创建的,到1926年哈尔滨有2116家犹太人的大型企业。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三省沦陷。犹太人知道日本人也是种族主义者,可是正当他们恐惧着准备再一次逃亡时却惊奇地发现,日本人很善待他们。原来,日本人看上犹太人善于经商,拥有巨大财富的优势,来达到军需储备和资源掠夺的目的。

1934年,日本推出了“豚鱼计划”,计划帮助犹太人在中国东北划出领地定都建国。流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闻听此事后蜂拥来到中国东北,据统计,当时东北的犹太人一度达到10万人。

有了在东北建国的幻想,犹太人死心塌地地成了日本人的帮凶。但是,日本人为了独占中国东北,后期开始压缩东北犹太人的活动空间。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与德国的同盟关系,使得日本对犹太人的政策逐步改变,从友善变成驱赶。

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宣告投降,一部分犹太人被苏联来走,以战犯的名义关进了集中营。东北地区的犹太社区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残余的犹太人也开始纷纷离去。

新中国成立之后,复国无望的犹太人大部分离开了中国,1953年时,哈尔滨只剩下453名犹太人,1985年,哈尔滨最后一个犹太人去世,至此,犹太人的中国东北历程宣告终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