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和脑血栓不是完全一样的。脑梗塞包括脑血栓,也包括脑栓塞和其他继发性因素导致的脑梗死。

脑血栓往往指的是这些患者存在动脉的粥样硬化,颅内和颈部的血管就容易出现斑块形成,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和坏死。

脑梗塞还包括脑栓塞,比如有一些患者如果存在心房颤动,心房黏液瘤,风湿性心肌病,或者存在心肌梗死,导致心脏内存在附壁血栓,这些栓子就容易脱落。

栓子脱落之后随着血液的循环就会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脑栓塞。

脑梗的表现你知道多少?

它的症状如下:在颈内系统出现脑梗死,可以有视野的改变、偏身运动的改变、偏身感觉的改变等,还可以有语言、神智改变。

如果是在后循环有脑梗死,可以有眩晕、运动障碍、平衡障碍、神智障碍以及进水发呛,后组颅神经的症状,比较突出,比较明显。这些脑梗死的症状都是典型的脑梗死症状。

小的病灶或者在不是很重要的功能区出现脑梗死,可能临床的表现不很明显,但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腔隙性梗塞、白质脱髓鞘等。

为什么中老年人的脑梗会越来越多?其实跟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比如不少老年人喜欢吃肥肉。

这些高脂肪食物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包括炸鸡、牛油、动物内脏等,都会导致血管中脂肪、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质的积聚,增加血管负担并造成损害。

其中,肥胖的人患脑梗塞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5-10倍。

但是导致脑梗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肥肉,厨房中的3物或是脑梗“祸首”,中老年人还是少吃为妙!

祸首1:糖

糖摄入过多,会使未分解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增高,引起血液黏稠,易使血管内的毒素、垃圾沉淀,从而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假如再受血压升高的影响,极易使硬化斑脱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徐先生的脑梗死可能就会产生。

祸首2:味精

专家表示:味精又叫谷氨酸钠,因为含有钠盐,所以口感很鲜。在饭店吃饭以后感觉口渴,并不一定是因为咸,说白了是味精放得太多

钠(谷氨酸钠)摄入多了,体内的水分潴留也多,对心血管病影响很大。正常人每天摄入钠盐应该在5到6克,而我们大部分人每天的钠盐摄入已经严重超标,味精再加一把油,造成心血管老化,这个过程并不可逆。

据研究显示:味精里含有钠盐,1克味精中钠含量为136毫克,一小勺(3~5)克味精放下去,那也就一勺子盐了,不过我们大家都意识不到而已。

正常成人每日摄钠盐1~2克便可满足生理的需要,如过食则可造成体内水钠猪留,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升高。同时血容量升高,加重心脏、肾脏负担、进一步使血压升高。

调查表明:平均食盐每增加1克,收缩压(高压)就增加2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就增加1.7毫来汞柱。而60岁以上的人对钠盐的摄入尤为敏感。

所以,老年人的味精的摄入应该与食盐一样慎重。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更是如此。

祸首3:食盐

高盐的危害已经讲过多次了,虽然盐分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分对身体的伤害可不止一句话、两句话说得完的。

食盐中的氯化钠在血液中堆积,会造成钠离子滞留,引发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血压升高。这也是高血压的元凶

动脉斑块受冲刷容易剥落,随着血液流动。走哪儿堵哪儿,一旦堵塞脑血管,脑梗就离得不远了。

可见,想要远离脑梗,首先最应该做的就是管住嘴,其次平时还要多注意细节的养护。

预防脑梗,养血管是关键,建议喝水时加几物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写到了这样一种养护血管的组方,用金银花、决明子、枸杞子、牛蒡根等植物泡水喝,对血管很好,其中的食药同源原理如下:

配料1、牛蒡

牛蒡根含有菊糖及挥发油、牛蒡酸、多种多酚物质及醛类,并富含纤维素和氨基酸。都是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尤其是氨基酸含量最高。

日本人认为它特别好,甚至给它取个名字,叫做“东洋参”。

配料2、葛根: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肾病科刘文军说:葛根是野葛与甘葛藤的根,是中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用食,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

野生葛根内含12%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黄酮苷、花生素等营养成分,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和人体必需的铁、钙、铜、硒等矿物质。

其中火山粉葛,淀粉含量多,无渣、质鲜、肉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是老少皆宜的名贵滋补品,有“千年人参”之美誉。

配料3、决明子:

决明子又称“还瞳子”,现代研究认为,决明子富含大黄酚、大黄素、决明素等成分。

决明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所以决明子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决明子富含维生素A及锌,可以及避免小儿缺锌。

长期以来,中医在运用牛蒡、葛根、决明子时发现,单独使用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此在配方上面一直不断改良。

最终研制出了以牛蒡根、枸杞子、决明子、桑葚、菊花、葛根6种食材组成的【菊花决明子牛蒡茶】,这6几味食材各有益处,按照配方组合在一起使用,常喝对血管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 第154-160页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 第146-153页

【3】高培毅. 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灌注成像表现及分期. 《 中华放射学杂志 》 , 20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