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德國機牀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卻鮮少有人知道,中國有一家機牀巨頭曾力壓德企位居全球第一,那便是瀋陽機牀。不過,如今這家企業卻已負債超700億元,正面臨倒下的風險。

提及瀋陽機牀,很多人扼腕長嘆。機牀是工業之母,關係着國家的裝備製造實力、工業製造水平,其現代化水平是一個國家工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機牀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而瀋陽機牀則成立於1995年,是中國擁有悠久歷史的工廠之一,也是我國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機牀巨頭,沒有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瀋陽機牀的年銷量可達11.5萬臺,年營收爲2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75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機牀領域的“老大”。

然而,好景不長,2012年經濟進入產業升級轉型、結構調整時期,很多大型機牀企業、機械製造公司均宣佈破產重組,就連瀋陽機牀也出現了虧損。這一年瀋陽機牀虧損金額約爲1763.46萬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後7年間,瀋陽機牀的虧損狀態一直未有好轉,據悉,2012-2018年瀋陽機牀累計虧損金額可達50億元,總負債高達789億元。2019年,迫於無奈的瀋陽機牀只能選擇重整。

那麼,曾經風光無限的瀋陽機牀爲何走上破產重組的局面?筆者看來,主要原因在於瀋陽機牀近些年來一直專注於數控機牀的研發,而研發所耗費的大量資金,是靠從銀行貸款而來

但研發成果遲遲未能問世,惡性循環之下,自然出現了資金短缺,並最終陷入危機。此外,瀋陽機牀的盈利能力較差,持續多年的虧損,更是雪上加霜。

而且,從全球範圍來看,整個經濟大環境亦不是很好,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瀋陽機牀的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的經濟增速爲6.6%,但到2020年第一季度,這一增速已降至6.4%;其中,固然有疫情的打擊,可更多的卻是大趨勢使然。

不過,瀋陽機牀的付出也算有所回報。2017年,瀋陽機牀砸下十餘億研發的i5智能數控機牀誕生,這對於中國整個機牀歷史而言,具有革命性、里程碑意義。但由於價格過於高昂,因此銷售成績並不理想。

可根據瀋陽機牀發佈的三季度報告來看,公司的虧損金額已經開始減少。公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爲10.1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7.5%;實現歸屬上市母公司淨利潤爲-5.4億元,上年同期則爲-25.6億元,虧損幅度收窄。

由此可見,瀋陽機牀的發展頹勢略有回暖。但未來,瀋陽機牀能否再次回到世界巔峯,尚未可知,就讓我們靜觀其變。

文/QKF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