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的几个滴滴司机都特别友好,无论是上下车的礼貌用语,还是行程途中的各种提醒,都显得温馨而恰到好处。于是免不了要称赞他们几句,殊不知话题刚一打开,师傅们的各种抱怨就出来了。

听得最多的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滴滴最近推出了“准驾卡”,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被扣分,为了保住“饭碗”,司机们都十分小心谨慎,对乘客自然是态度友好、热情有加。二是今年情况特殊,网约车整体行情不好,旺季不旺,还没挣到几个钱,淡季又要来了。总而言之,网约车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然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虽然不少滴滴司机都在叫苦,但滴滴最近的业绩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有三个渐进的数据可以为证,一是在今年的七夕当天,滴滴宣布其全球业务量首次达到一天5000万单;二是在国庆前夕,滴滴全球日订单突破了6000万;第三个数据是滴滴在本月初公布的,滴滴10月份的国内月活跃用户数突破4亿。短短三个月之内的三个业绩数据,一个比一个好,似乎形势正变得越来越好,为什么很多司机师傅却并没有感受到呢?

这里我们首先要相信滴滴提供数据的真实性,订单量的增加无疑说明乘客的用车在增加,而平台月活跃用户的增加,其主体也还是乘客,毕竟滴滴司机只占很小一部分用户比例。那么乘客多了,单子也多了,司机们却很少感觉到收入的明显提升,这又是为什么呢?

大概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平台接单的司机增加了,根据程维前不久接受采访时透露的数据,半年来滴滴司机增加了150万,每个月有25万司机接入平台,自然会分流一部分订单。二是最近低价的订单多了。滴滴近期在“特惠快车”、“青菜拼车”、“花小猪打车”等上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有吸引力的优惠加补贴让乘客和订单快速增长。但这几个滴滴旗下的子品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低价,这也导致一些滴滴司机虽然订单增加了,但收入依然并不乐观。

不过对滴滴司机来说最近还是有一些值得高兴的好消息,因为网约车又将迎来两大利好,滴滴司机的收入可能要改善了。

第一个好消息,专注于顺风车和共享单车的哈啰出行,正式宣布进入网约车领域。据说哈啰出行已经拿下了多个地方的网约车许可牌照,它们有一个让司机和乘客都很开心的口号,就是要给司机高收入,让工薪阶层打得起车。这听起来与滴滴在“花小猪打车”媒体开放日活动中提出的目标差不多,让司机收入增加,让乘客获得实惠。

我们姑且不考虑哈啰出行是否真的能够达成这样的愿景,但对于众多网约车司机来说,无疑是好事一桩。平台的选择机会增加了,而且哈啰出行入局网约车行业,必然要和滴滴等其他平台争夺司机。怎么争夺呢?哪个平台对司机好,哪个平台的收入更高,自然会获得更多司机的支持。于是乎,接下来可能就会比拼谁给司机的补贴多、谁的抽成更低了。滴滴司机,手中又多了一点博弈的砝码。

第二个好消息,在10月底召开的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GFM2020)上,交通部运输服务部门的负责人明确表示,针对网约车行业,要加快新业态合规化的进程,推动网约车市场运行管理监测机制的有效运行,强化新增网约车的车辆和驾驶员进入市场的风险提示,推动行业一线营运者收入水平和工作环境的不断改善。这里的一线运营者,当然主要指的是广大网约车司机,至于具体如何推动收入水平的改善,相信管理部门和业内企业已经有一些思路,也许很快会有相应的措施出台了。

当然,就凭这两大利好,滴滴司机的收入就真的能改善了吗?显然不可能这么简单。但是站在滴滴平台的角度,也是希望能够改善司机收入的,这才是最大的动力所在。滴滴的负责人也多次强调,司机是网约车的根本所在,平台要拿出更多的资源来赋能司机,帮助司机提升职业认同感,获得更加体面的收入。只不过从这两年的效果来看,滴滴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广大滴滴司机的认可,这从网络上对滴滴一边倒的抱怨和质疑之声就可见一斑。

从短期来看,滴滴大力推广低价和优惠补贴,当然是为了尽快抢占市场,确立更大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嘀嗒出行宣布要准备上市、哈啰出行高调进网约车之后,滴滴难免有些慌了,工作的重心很可能再次忽略司机们的感受。但从长远来看,只有留得住司机的平台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如何在平台、司机和乘客三者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依然是各网约车平台无法避免的课题。

最后,借用滴滴在微博上面安慰司机师傅的一句话:出行淡季不焦虑,只要对未来满怀期待,心存美好,平稳度过,前方一定迎来希望。但愿所有网约车司机的收入真的能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