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的幾個滴滴司機都特別友好,無論是上下車的禮貌用語,還是行程途中的各種提醒,都顯得溫馨而恰到好處。於是免不了要稱讚他們幾句,殊不知話題剛一打開,師傅們的各種抱怨就出來了。

聽得最多的大概有兩個方面,一是滴滴最近推出了“準駕卡”,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被扣分,爲了保住“飯碗”,司機們都十分小心謹慎,對乘客自然是態度友好、熱情有加。二是今年情況特殊,網約車整體行情不好,旺季不旺,還沒掙到幾個錢,淡季又要來了。總而言之,網約車是越來越不好做了。

然而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雖然不少滴滴司機都在叫苦,但滴滴最近的業績卻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樣子。有三個漸進的數據可以爲證,一是在今年的七夕當天,滴滴宣佈其全球業務量首次達到一天5000萬單;二是在國慶前夕,滴滴全球日訂單突破了6000萬;第三個數據是滴滴在本月初公佈的,滴滴10月份的國內月活躍用戶數突破4億。短短三個月之內的三個業績數據,一個比一個好,似乎形勢正變得越來越好,爲什麼很多司機師傅卻並沒有感受到呢?

這裏我們首先要相信滴滴提供數據的真實性,訂單量的增加無疑說明乘客的用車在增加,而平臺月活躍用戶的增加,其主體也還是乘客,畢竟滴滴司機只佔很小一部分用戶比例。那麼乘客多了,單子也多了,司機們卻很少感覺到收入的明顯提升,這又是爲什麼呢?

大概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平臺接單的司機增加了,根據程維前不久接受採訪時透露的數據,半年來滴滴司機增加了150萬,每個月有25萬司機接入平臺,自然會分流一部分訂單。二是最近低價的訂單多了。滴滴近期在“特惠快車”、“青菜拼車”、“花小豬打車”等上面投入了大量的資源,有吸引力的優惠加補貼讓乘客和訂單快速增長。但這幾個滴滴旗下的子品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低價,這也導致一些滴滴司機雖然訂單增加了,但收入依然並不樂觀。

不過對滴滴司機來說最近還是有一些值得高興的好消息,因爲網約車又將迎來兩大利好,滴滴司機的收入可能要改善了。

第一個好消息,專注於順風車和共享單車的哈囉出行,正式宣佈進入網約車領域。據說哈囉出行已經拿下了多個地方的網約車許可牌照,它們有一個讓司機和乘客都很開心的口號,就是要給司機高收入,讓工薪階層打得起車。這聽起來與滴滴在“花小豬打車”媒體開放日活動中提出的目標差不多,讓司機收入增加,讓乘客獲得實惠。

我們姑且不考慮哈囉出行是否真的能夠達成這樣的願景,但對於衆多網約車司機來說,無疑是好事一樁。平臺的選擇機會增加了,而且哈囉出行入局網約車行業,必然要和滴滴等其他平臺爭奪司機。怎麼爭奪呢?哪個平臺對司機好,哪個平臺的收入更高,自然會獲得更多司機的支持。於是乎,接下來可能就會比拼誰給司機的補貼多、誰的抽成更低了。滴滴司機,手中又多了一點博弈的砝碼。

第二個好消息,在10月底召開的第四屆全球未來出行大會(GFM2020)上,交通部運輸服務部門的負責人明確表示,針對網約車行業,要加快新業態合規化的進程,推動網約車市場運行管理監測機制的有效運行,強化新增網約車的車輛和駕駛員進入市場的風險提示,推動行業一線營運者收入水平和工作環境的不斷改善。這裏的一線運營者,當然主要指的是廣大網約車司機,至於具體如何推動收入水平的改善,相信管理部門和業內企業已經有一些思路,也許很快會有相應的措施出臺了。

當然,就憑這兩大利好,滴滴司機的收入就真的能改善了嗎?顯然不可能這麼簡單。但是站在滴滴平臺的角度,也是希望能夠改善司機收入的,這纔是最大的動力所在。滴滴的負責人也多次強調,司機是網約車的根本所在,平臺要拿出更多的資源來賦能司機,幫助司機提升職業認同感,獲得更加體面的收入。只不過從這兩年的效果來看,滴滴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廣大滴滴司機的認可,這從網絡上對滴滴一邊倒的抱怨和質疑之聲就可見一斑。

從短期來看,滴滴大力推廣低價和優惠補貼,當然是爲了儘快搶佔市場,確立更大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在嘀嗒出行宣佈要準備上市、哈囉出行高調進網約車之後,滴滴難免有些慌了,工作的重心很可能再次忽略司機們的感受。但從長遠來看,只有留得住司機的平臺才能走得更穩、更遠,如何在平臺、司機和乘客三者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點,依然是各網約車平臺無法避免的課題。

最後,借用滴滴在微博上面安慰司機師傅的一句話:出行淡季不焦慮,只要對未來滿懷期待,心存美好,平穩度過,前方一定迎來希望。但願所有網約車司機的收入真的能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