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上有一句話很有意思,也很準確地表達出來人性的慾望和追求,將紅塵中苦苦掙扎的人們心理描寫得很透徹,曰: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着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貪得無厭緊忙碌,忘了閻君把命鉤。捨死忘生圖富貴,哪有一個肯回頭。慾望和追求是人們心裏的一個大致命處,也是人類社會得以不斷進步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可是對於個人來講,也是人生很多不幸和煩惱的源泉之所在。

那麼如何解脫這一切哪,這個問題在很久遠的上古時期,先賢哲人就開始關注了,佛教教放下,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讓崇拜上帝和皈依真主。但這裏很多都只是個人精神上的麻醉,讓你有勇氣去逃避殘酷的現實,忍耐生活的折磨,但是其實你本人還是在原地的那個圈子裏打轉,實際上不得解脫,真正的勇者應該敢於面對現實,認清現實,最後戰勝現實進而超脫於現實,否則就一直是在凡俗的世界中打滾。

要擺脫凡塵就要先超脫,不被外物所遮蓋,但是又不能爲了超脫而去追求所謂表面形式的超脫,就是斷情絕欲,六親不認,這也是不符合天道的,而是在認清這個世界的現實之後,依然熱愛,但是不會再被物慾所矇蔽雙眼,而能做到這一點的也只有道家思想,道家自古就有修煉成仙的說法,那麼人真的可以成仙嗎?我認識是可以的,那麼什麼是仙那,有大智慧,大神通,大毅力就可以稱之爲仙。

很慶幸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就有一位真正的活神仙,那就是九曲回陽道人,米晶子張至順,張天師,天師少年坎坷,家徒四壁,生逢亂世之際,國弱民疲,外有敵寇入侵,內有紛爭四起,惶惶終日只爲一飯果腹,機緣巧合之下成爲一家道館的打雜學徒,在十幾歲的年齡裏承受着現在無法想象的重擔,他每天早上三四點就要起來準備道館其他師兄的飯食,遇上農忙時節,一天要忙上二十多個小時,獨自一人爲一百餘人準備飯食,好幾次甚至被累暈了過去。

天師意識到這樣下去道沒有得,自己可能要先一步把身體拖垮,於是他拒絕了師傅的挽留,獨自一人踏上了漫漫修行路,在七八十年的經歷裏,他承受了很多,拒絕了對他青睞有加的西安富商之女,在特殊時期經受了大沖擊,也被人恩將仇報過,天師是一個真性情的人,也是一個豁達自然的道人,愛恨分明,愛國愛家,即使是飽受天道洗禮,依然是懷抱着一顆赤子之心,始終如一,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未被塵世所污染的天性,正因爲如此,天師才能距離天道更近,好幾次他都能感受到天尊對他的啓示,也能看到月宮上的神仙異像,距離大道已經無限之近。

天道蒼茫,人心蒙塵,俗世之中打滾長了,人們忘記了怎麼和天道如何溝通啦,平和,始終,如一,淡然,這些集合在一起,纔有一絲可能窺探天道,擺脫宿命和輪迴,否則就只能在命運的安排下,按照已經寫好的劇本走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