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满清入关,时值江山未定,反清力量此起彼伏。李自成、明宗室各派系、以及活跃在东南沿海的郑氏父子。

待中原稳固后,清廷将进剿重心转到郑成功部。然而这股义军很难对付,满人是马上得天下,陆地无敌,水上功夫是短板。而郑氏义军恰擅长水师,经常驾着船队沿海岸线“打秋风”。

清朝对此也头疼得很,甚至主动以泉州、漳州、潮州等四府之地进行拉拢谈和,郑成功当然不肯屈从,就找了个借口:“我部众甚多,要安置非数省之地”。

就这样,终顺治一朝,郑成功以金厦地区为根据地,经略东南沿海。1659年,郑成功率大军北伐,从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一直打到南京。虽最终失败,但对清朝震动极大。

屡剿屡败束手无策之下,为切断郑成功部同内地联系,清朝对东南沿海实施海禁,“片帆不得入海”,有违者不论官民当即正法。到了康熙初年(1662),海禁政策被推向高潮,权臣鳌拜实施迁海令,沿海居民内迁50里,房屋烧毁、田园荒芜,“死亡载道者以数十万计”,一时间惨况滔天。

如此看来,清初海禁,可以视作闭关锁国的开端。

在双方相持之际,台湾又是什么情况?

早在明天启年间,台湾已落入荷兰东印度公司魔掌,并将之作为贸易据点,建起台湾、赤嵌两座要塞。直到1661年,才被郑成功率水师2.5万人收复。复台仅四个月后,郑成功撒手人寰,由其子孙郑经、郑克塽先后承袭延平郡王之位。

纵观顺治年间,争夺重心集中于大陆地区,清朝同反清力量打得不亦乐乎,根本没“顾得上”台湾。

1662年康熙即位,皇阿玛顺治给他留下的,是一座危机四伏的江山。顾命大臣鳌拜权势熏天,根本没把他这位主子放在眼里。

等好容易掀翻鳌拜,吴三桂等藩王又继续来找茬,从云南一直打到湖南,与清朝划江而治,直到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方告平息。

志得意满的康熙刚想喘口气,咦?!台湾的事还没完,这事不解决迟早有大麻烦。

此时台湾郑氏的日子也很艰难,金厦前哨已失,清朝又沿海封禁多年,搞坚壁清野,致使台湾闹起经济危机。为缓解困境,岛上每户每月需多缴一斗米,连军中将领也要用俸禄贴补军需。

加之郑经新丧,郑克塽12岁继任,人心浮动,连与清朝谈和的主官都反了水,愿意充当清军内应,复台时机已臻成熟。

施琅被福建总督姚启圣荐为攻台主将,说起这位施琅,大有来历,原是郑成功得力干将,后因矛盾被郑灭了满门,不得已投了清朝,对郑家苦大仇深,日思夜想盼能复仇。

1683年7月,施琅亲率水师进发,共有船240艘,兵力2.4万人。

澎湖列岛是台湾门户,拿下澎湖,台湾将无屏障,因此郑氏也将水师主力聚集于此,准备同清军决一死战。

因清军是自南向北攻击,正好借了夏季南风之势,船速大占优势。施琅兵分三路,左右翼夹攻,吸引郑军主力,自己率中路猛打猛冲。经数小时激战,郑氏全军覆灭,只余主将刘国轩带着几条小船逃回。

随后郑氏上表请降,复台成功。

期间又有曲折之处,对于是否将台湾纳入版图,清廷内部有两种意见。一派认为,台湾孤悬海上,无论治理或防守耗费甚巨,况郑氏威胁已除,主张弃守;施琅则力排众议,申明台湾拱卫东南的战略意义,最终说服清廷将其纳入版图。

施琅像

自此,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进入一个更为巩固的阶段。在清以前,各王朝虽对台湾有移民垦殖,但治所止于澎湖。清朝则真正将台湾作为等同于内地的行政区,1885年台湾设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