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11 月 5 日晚,專注短視頻內容社區的快手科技向港交所申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有望成爲 “短視頻第一股”。

招股書暫時沒有披露發行的規模和時間表,但計劃利用籌集的資金改善平臺生態,加強技術研發。

根據路透社此前報道,有消息人士透露,快手有意募集至多 50 億美元,整體估值超過 500 億美元。

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快手目前有超過 1.6 萬名全職員工,其中客服及運營員工最多,共 8,868 人,佔比 54.1%。其次是研發員工,共 5,127 人,佔比 31.3%。

快手 2019 全年營收 391 億元(以下單位除特殊標註外均爲人民幣),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收入爲 253 億元,同比增長 48%。但由於營銷開支增加,導致淨利潤爲 - 49.47 億元,爲近三年來首次虧損。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快手內容平臺累計擁有 260 多億條短視頻。快手中國應用程序及小程序平均日活躍、月活躍用戶分別爲 3.02 億和 7.76 億,每位日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 85 分鐘。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分別有 600 萬人、1800 萬人和 2300 萬人在快手平臺上獲得收入。

直播收入是快手最主要的營收部分。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快手自直播賺取的收入分別爲 79 億元,186 億元和 314 億元,分別佔總收入的 95.3%,91.7% 和 80.4%。

從直播收入佔比逐年下降可以看出,快手正在向營收多元化轉型。線上營銷服務是快手第二收入來源,佔比也在逐年上升。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快手自線上營銷服務賺取收入分別爲 390.6 百萬元,17 億元和 74 億元,分別佔總收入的 4.7%,8.2% 和 19.0%。

快手自 2018 年 8 月上線了電商平臺,電商交易總額由 2018 年的 96.6 百萬元增至 2019 年的人民幣 596 億元,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總額達到 1,096 億元,用戶平均復購率超過 60%。

快手錶示,“提高電商收入的能力取決於內容,而商家可通過內容有效提高其產品、業務或品牌的知名度、用戶交互及用戶社羣的信任水平。同時,我們還利用內部遊戲開發能力以及與其他第三方的合作提高網絡遊戲及其他增值服務的收入。”

不過目前來看,快手電商、網遊和其他增值服務尚未創造太多營收,僅佔總營收 3.2%,營收主要還是依賴直播和線上營銷。

爲了應對該問題,快手強調自己在數據及技術基礎設施上投入了大量資源,開發了先進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用於個性化推薦、內容創作及多媒體內容理解(MMU),提升用戶體驗及運營效率。

2016 年,快手開設了 Y-Tech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致力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等前沿領域的研發,以及完善快手應用上例如 AR、濾鏡及其他技術驅動特效的特色及功能。

截至 2019 年及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快手研發開支分別爲 29 億元和 23 億元,分別佔同期經營開支的 21.5% 和 13.6%。

招股書還披露,2020 年初至今,快手的經營業績受到了新冠疫情影響。

正面影響包括線上服務的需求增加導致用戶羣體強勁增長,繼而吸引了更多廣告客戶,同時更多的線上購物取代線下交易,促使了電商業務(包括平臺上交易的銷售額)增長。

負面影響則包括用戶流量帶來的帶寬費用、服務器託管成本及其他類似成本增加,市場營銷力度增加,以及保護僱員免受疫情影響帶來的營運成本增加。

IPO 前,宿華和程一笑等四名管理層合計持股約 25.1%,單一最大股東是騰訊控股,持股 21.567%,其他股東包括晨興資本、百度、紅杉中國等。

2019 年底,快手剛剛獲得由騰訊領投的 30 億美元融資,估值爲 286 億美元。

相關文章